第283章 对话

    第283章 对话 (第2/3页)

话,起码能养活一家**口子。”

    李子霄点点头,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他也是了解过的,实在是无力吐槽,简直低得可怜。

    这个时代一亩地一年的粮食产量,甚至赶不上后世两三亩地,一年的粮食产量。

    不过,这个时代没有化肥,农民搞不到高产良种,粮食相比后世低产,也是情有可原的。

    而且华夏自古以来,就缺少那种高产物种,比如后世大家都知道的高产物种,土豆,番薯,玉米,华夏一个都没有。

    华夏古代一般北方是种小麦和粟,南方种水稻,但这种物种都太受气候的影响。

    一旦哪天老天爷不高兴,出现个大旱,大涝之年,粮食大幅减产,百姓可就苦了。

    在明末时期,正值小冰河时代,气候格外的低,北方连年大旱,农民一年下来,弄个颗粒无收,你说这还让人怎么活。

    再加上,地主老财的剥削,朝廷征收的税赋,这简直就是不给农民们活路啊!

    好在,今年永城县随着白龙军掌控之后,在打掉那些地主,将土地分给各村百姓,百姓有了自己的田地,爆发了极大的劳动热情。

    再有大股流民的涌入,白龙军组织流民们大肆开垦荒地,为他们准备的牛,农具,保证春夏正常耕种。

    让今年一年下来,永城县的粮食产量,闯下了二十年来最高,比以前雨水丰沛的年份,产粮都多。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李子下就看到一个老头,颤巍巍的从远处缓缓的走过来,不断的在荒田之中找寻着什么。

    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姑娘,看样子像是祖孙两人,小姑娘身上穿着一件新的棉袄,冻得小脸红扑扑的,煞是可爱。

    至于老头,那就邋遢多了,一身上下虽然也穿的是一件棉袄。

    可是那棉袄破烂不堪,又旧又脏,很多地方都破了,露出里面乌黑的棉花,一看就不知穿了多少年了。

    于是李子霄也起身,朝着他们走了过去。

    老汉一见到李子霄和他的手下,显得很是惊慌,一看李子霄及其身后士卒的穿着,就知道不是一般人。

    老汉赶紧跪在了地上,给李子霄磕头,还按着他带着的那个小孙女,也给李子霄磕头。

    李子霄也不嫌他们祖孙二人脏,伸手将他们搀起来,然后对石英使了个眼色。

    石英立即便令人回到路上的战马那里,从他们随身携带的粮袋里面,取出几张他们路上吃的饼子,还有几小块肉干拿了回来。

    李子霄将几个饼子,塞到了老汉和这个小姑娘的手中,对他们说道:“你们不要怕我,我也是白龙军的人,不会祸害你们的,这几个饼子你们拿上吃吧。”

    让李子霄惊奇的是,这老头一听李子霄说自己是白龙军的人,顿时对他们亲热多了,可是却不肯收下他们送的饼子和肉干。

    “大人好意,小老儿心领了,但这面饼和肉干,小老儿却不能收,我们这里的百姓已经受了你们太多的好处了,你们白龙军的东西,我们不能白拿。”

    李子霄没想到,这个小老头竟然这么有个性。

    “老伯,不如这样,我看你孙女很可爱,想让她叫我声叔叔,这些饼子和肉干,算我送给您孙女的见面礼,这您不能拒绝了吧。”

    “这……”

    柳老汉没想到李子霄会这么说,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最后李子霄已经将饼子和肉干塞进小姑娘手里,老汉感觉对李子霄道谢。

    “谢谢叔叔。”小姑娘看起去,得有七八岁了,对着李子霄脆声喊道。

    “哈哈,真乖。”

    李子霄拉着老汉坐在了地上,对老汉问道:“这位老伯,你们是哪儿的人?这大冷天的,刚过完年,你带着您孙女出来做什么呢?”

    老汉小心翼翼的答道:“回好大人的话,小老儿就是前面的柳村的人,这不闲着没事,带着孙女出来,挖点草根什么的带回去吃!”

    李子霄听完老伯的话后,脸色一沉,他之前听钱广元的汇报,说今年永城县绝不会饿死一人,除去他们收上来的三成粮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