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觉华岛,吴三桂

    第515章 觉华岛,吴三桂 (第2/3页)

要去给洪承畴送一份大礼,助他一臂之力。”

    李子霄对陆远说道。

    “大将军要去觉华岛?”

    陆远听了李子霄的话后一惊,但随即有立即补充道:“是,属下知道了,我会安排好。”

    “恩,另外让辎重营准备一下,将我带来的那一批红夷大炮,以及改良的火铳,给你们带上,一起运到觉华岛上去。”

    李子霄补充说道。

    “是。”陆远应道。

    两日后,李子霄乘坐陆远率领的白龙军水军第一舰队,带上那批火炮和火枪,前往觉华岛。

    觉华岛俗称大海山,在唐宋时代称桃花岛,辽金时代称觉华岛,是辽东湾最大的岛屿,素有“北方佛岛”之称,有南有普陀山?北有觉华岛之美誉。

    觉华岛早在唐代,已为开发,港口著名,其北边海港,称为靺鞨口,已为岛上要港,出入海岛咽喉。

    到了明朝,觉华岛成为明军的一个囤积粮料的基地。

    特别是到了明末,大明为了抵御关外的鞑子,构建了关宁锦防线。

    孙承宗在主持辽东事务的时候,重点经营宁远城的筑城与戍守,同时也经营觉华岛之囤粮与舟师。

    在广宁失陷之后,大明的御守重在宁远城,而关宁军的粮储,则重在觉华岛。

    甚至于,大明还在觉华岛上,建立了一座囤粮城,用来存储粮食,军械,配合岛上的水师,与宁远成掎角之势。

    正是因为觉华岛的重要性,让它成为明军与鞑子的必据必争之地。

    而且,那个时候鞑子还是野猪皮努尔哈赤在位的时候。

    在天启六年,努尔哈赤攻击宁远城不下之后,随即开始进攻觉华岛。

    因为觉华岛是一座岛屿,距离岸边足有二十多里地,海水成了保护觉华岛的天然屏障。

    鞑子是没有水军的,而他们最厉害的骑兵,也没办法越过海水,进攻觉华岛。

    于是,努尔哈赤只能等到隆冬时节,等待寒冷的气温让海水结冰,便可从岸边履冰,直达岛上。

    岛上的大明守军,为加强防御,沿岛凿开一道长达十五里的冰壕,以阻挡鞑子骑兵的突入。

    可惜没什么卵用,最后鞑子近万骑兵,还是由冰上攻上了觉华岛,从靺鞨口登岸,攻入囤粮城北门,猛烈厮杀,冲进囤粮城中。

    鞑子骑兵一阵驰突乱杀,岛上水兵阵脚大乱,鞑子骑兵放火焚烧城中囤积粮料,浓烟蔽岛,火光冲天。

    大明岛上官兵拼死抵抗,岛上诸将皆战死,却依旧挽回不了战败的下场。

    此战,明军损失惨重。

    觉华岛上的七千余名明军和商民七千余人,全都被鞑子杀戮。

    同时,岛上囤粮城里的粮料八万余石和船两千余艘,也都被鞑子焚烧。

    觉华岛主岛作为明朝关外的后勤基地,算是彻底被鞑子摧毁了。

    而战后,根据大明的统计,鞑子此战战死近三百名鞑子骑兵,竟然就被大明将领称之为鞑子损失惨重。

    不得不说,到了崇祯这个时候,鞑子的精骑可以称得上是东亚陆地最强军队,也不为过。

    在野战,几十个鞑子骑兵,追着几千明军杀的场景,真不是假的。

    主要也是这个时候的明军士卒,良莠不齐,真正明军精锐,至少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比如吴三桂手里的关宁铁骑,就是为数不多,敢和鞑子骑兵正面硬刚的明军。

    那一战过后,觉华岛的战略位置大大下降,这些年来,明军虽然依旧掌控着觉华岛,并且重新在这里设置水师,甚至囤储粮食和军械。

    但依旧远远无法和当年觉华岛的规模相比,而且明军也不敢再将全部粮食,都放在觉华岛上了。

    当年的觉华岛一战,只能说鞑子赢得非常侥幸,要知道鞑子想要越过二十多里长的冰面,攻上觉华岛,先不说难度非常大。

    更重要的是给他们的时间也少的可怜,只要觉华岛守军敢主动出击,将鞑子阻击在冰面上稍微长一点时间。

    鞑子就根本没有机会,攻上觉华岛,甚至寒冷的气候,就是他们最大的杀手。

    要知道鞑子只能选择天亮之前,最冷的一段时间进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