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秦邑

    第14章 秦邑 (第2/3页)

,最初也是住帐篷的。后来王室封秦人为大夫,成为王室的大臣之后,这才学着中原人建造城池,进行定居。所以建设城池的水平当然不能与中原国家相比。能有个遮风挡雨,保护百姓的地方就不错了。”

    赵伯圉心里也明白,这样的建筑根本不能称之为城池,但这毕竟是自己父亲一手督造的。心中虽有不满,也没办法说啊!

    秦仲和赵周都看出了嬴康有些不满意,于是说道:“你有什么建议就直接说出来,我也好参考参考。”

    参考?

    这是能够参考的吗?

    看来不学习外面的世界,就会故步自封,就只能闭门造车。

    哎---,一个人凭想象建造城池,也就只能这样了。

    没等嬴康说话,赵伯圉先说了,“父亲,我们前些天去陇山探查的时候,去过关中的虢国,见过人家的城池。人家的城里有宫殿、官府的署衙、官员们的府邸,还有街道、店铺、百姓的民房等等;那个城池的繁华景象,你们连见都没见过。再看看我们的城池,除了围墙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样的城池,就算是我们的兵马驻守进来,在什么地方居住、生活、做饭呢?”

    这个?

    秦仲听罢默然。

    见儿子说自己,赵周的脸上有些无光,“这有什么,等我们的兵马住进来之后,在城中搭建帐篷就行了,大夫的大帐就搭建在城中最中心的位置,其余人马的帐篷依次围绕在大夫的周边。你看看我们的犬丘城,不就是这样建造起来的吗?”

    按照赵周的说法,这也算是一种思路。

    就是先把城墙修筑起来,然后再给里面填充百姓和兵马,等人员到位之后,再修建应有的设施。

    秦仲知道儿子去过关中,也见过关中的城池建设。

    但是关中是关中,西陲是西陲,关中是王室都城所在的地方,西陲是秦人和游牧民族呆的地方,地位不同,身份不同,城池建设的规模和功能便有所不同。

    “康儿,我知道你们去过关中,见过关中国家的城池建设。但是我们秦人和关中列国不同。人家关中列国是王室真正意义上的属国,有邦交、有臣子、有公主和太子,也有城中的百姓和商铺,所以人家再建设城池的时候,考虑的因素很多。”

    秦仲继续道:“可是我们秦人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