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

    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 (第2/3页)

/西,再拨银五十万两。传旨陕/西布政司,总督,各级知府知县都必须严阵以待,任何民乱都不能轻视。同时,督政院,都察院,户部与吏部,三个部门,分批次巡视陕/西,任何贪污,徇私,渎职,都一律严惩不贷,若是还有问题,东厂也要随时介入!”

    孙传庭知道,这是皇帝在表态,抬手道:“臣明白,臣回去之后,会与申尚书以诸同僚商议,调集陕/西各府军,县军对于民乱严厉压制。”

    朱栩刚才说的是抚,孙传庭说的是镇。

    朱栩听着他的话,神色不动。

    他很清楚大明官宦集团的一贯思想,对于建奴向来都是主战,对于民乱,也都是要求镇压,想要抚的,最终结果无不是被朝廷严惩,下场惨淡。

    思索了一阵,朱栩对着曹化淳道:“传信王,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平王,杨涟来见朕。”

    既然灾情已经开始,就需要认真的应对了。

    “是。”曹化淳应道。

    没有多久,朱由检,傅昌宗,孙承宗,申用懋,周应秋,平王朱常润,杨涟等人就出现在御书房。

    待孙传庭一说,朱由检,平王,杨涟等人都面面相觑,有些不明所以。

    倒是傅昌宗,孙承宗,申用懋等人面露沉色。从之前的四/川民乱遍及数个府县,差点攻占成/都,山/西的太/原周边,到现在的陕/西,民乱是越演越烈,有燎原之势了。

    朱栩没有说话,目视傅昌宗。

    傅昌宗抬手,又看向其他人几人道:“从前年开始,陕/西的大旱范围越来越多,今年夏粮比去年减少两成,今年的旱情大家也都知道,怕是明年又会减少三成,说是赤地千里也不为过。这还只是陕/西,四/川要减产两成,湖/广一成,河/南,山/西,山/东也都要减产一成以上,明年预计会更多……”

    所谓的‘民以食为天’,现在‘天’在减少,预示着民乱就会越来越多。

    朱由检神色微变,这些他原本是知道,只是没有综合来看,现在听着傅昌宗的话,心里也暗惊。

    杨涟也神色动了动,不过没有开口。

    平王听着皱眉,见没有人说话,只好看着朱栩,抬手道“皇上,那召集我们来能做什么?”

    朱栩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看向朱由检道:“皇兄,朕打算让你的文昭阁牵头,联合户部,吏部,都察院,督政院组成一个临时的应灾衙门,负责全国的灾情的预警,赈灾,后续处理等,涉及到贪污赈灾粮银,渎职,赈灾不利等等,一律严惩不贷!”

    朱由检双眼一睁,这个权力可非同小可!

    他神色恍惚了下,连忙道:“遵旨!”

    朱栩又看向孙承宗道:“兵部要做好准备,各地驻军,常备军要更加严厉的训练,涉及到吃空饷,贪污腐化,刺头之类,一定要严处,必须确保绝对军队的战斗力,要完全控制住,决不能让他们成为‘藩镇’!”

    孙承宗,申用懋等人心神一凛,齐齐抬手道“遵旨!”

    朱栩点头,看着朱由检道:“皇兄,此事朕全权交给你,务必妥善处置,灾情如火,宜早不宜迟。回去之后,你召集各部官员于文华殿开议,商议出完善的办法,然后写好条陈来给朕看。”

    朱由检见朱栩真的放权给他,抬手沉声道:“遵旨!”

    对于朱由检在这方面朱栩还是放心的,交待几句,便让这群人走了。他坐在那,望着外面,轻轻吐了口气,最残酷的时刻,终于到了。

    好在还只是刚刚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朱栩的生活作息渐渐的有了规律,每旬六天有课,其他时间也要复习,背书,练字。毕自严,孙承宗都是严苛的读书人,虽然朱栩是皇帝,要求的反而更严。

    朱栩到底是有自律的,给自己制定详细的作息表,让曹化淳等人监督着。

    朱由检的速度还是很快的,以他坐镇的临时赈灾衙门在文华殿成立,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督政院等都派员参加,这个临时衙门,甚至比文昭阁更具有实权!

    再等朱栩的御批之后,陕/西的官员的任免,赈灾粮饷的派发,甚至军队的调动都需要文华殿同意或者知情才行。

    陕/西的灾情还不算重,更多的还是当地县府追缴税粮过激所致,朱栩也并没有放太多心思,倒是河/南整改迟迟没有消息,引起了他的不满。

    平台。

    朱栩面前站着晋王朱求桂,靖王朱履祜。

    朱栩看着两人,道:“你们都知道河/南的事情了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