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替自己打算

    第四百七十八章 替自己打算 (第2/3页)

承王生怕最不耐烦的就是断这些针头线脑的官司,再说也不是什么大事,一点点吃的也能闹起来,生起气来,两边训斥一番就躲出门去了。

    秀文县主来求救之时,瑞承王根本不在府内,盼姨娘跟秀文县主的亲娘生前有点嫌隙不说,就是是为着讨好慕氏,她也不会帮秀文县主,就算有心帮,她一个姨娘,大门都不能自由出入,还能替秀文县主出头不成?就让一个不机灵的小厮给瑞承王传个话,至于能不能传到,就看秀文县主的运气了。

    关于瑞承王府的事,都是绿藤转述的。

    本来绿藤是随口说说,可见苏宜晴有兴趣听,就多说了一些。

    苏宜晴感叹慕氏手段之时,突然想到了一个事,绿藤对这件事,转述得如此详细,想来定王府在各个府邸的眼线应该很多吧。

    布置了如此之多的眼线,显然不是一早一夕能成的,并且用意也很明显了,这连御风所图一定很大,到了他这个位置,还想要再进一步,就该如何,已经很明显了。

    苏宜晴不愿意想下去了。

    这时候绿藤又来报,说是周家派人送来了一些礼物。

    周家,苏宜晴恍惚了一下。

    绿藤赶紧提醒,是蒙雁所嫁的周家,说是蒙雁派人送过来的,周家家乡的土特产。

    苏宜晴对这些没兴趣,只淡淡说了句知道了,就让绿藤退下了。

    ……

    周家。

    蒙雁看到定王府丫鬟送来的衣料,不禁皱了眉头。

    这个杨氏,真是让她意想不到,居然擅作主张用她的名义,给定王府送礼,这实在是太过了。

    这几日,杨氏明示暗示,说是初来乍到,应该多去亲家那走动走动,她推说,家里大哥刚去世不久,不方便上门,反正她们也不是马上就走,过一段时间再说,另外,杨氏还病着,本该是蒙家人上门探望才是,哪有让病人上门的道理?

    杨氏无话可说,又说家里带了不少土特产,虽不值钱,但燕城不轻易买到,应该给亲戚送去一些。

    这她没话说,蒙思嫁的褚家,甚至庄子上的米氏,也都送去了一份,随便应酬过去就是了,至于杨氏还提到了定王府,她就装作没听懂。

    杨氏虽然也念过一些书,并非小门小户出身,但毕竟小地方出来的,不懂得燕城门第之间礼尚往来的规矩。

    门第太过悬殊的,其实不好给人送礼的,送了之后,懂规矩的人家就要回礼,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弄得人家还要麻烦一次,不值得,尤其是现在人人都巴结着定王府,送礼之人应该络绎不绝,更不该随意叨扰。

    最重要的是,母亲叮嘱过,无事还是不要去定王府,免得人家。

    万万没有想到,这杨氏居然冒用她的名义,送东西去了定王府。

    心里有些生气的蒙雁决定不能任由杨氏这样下去,这些日子,待杨氏客客气气的,反而倒让她蹬鼻子上脸了。

    于是她就命丫鬟捧着布料来到杨氏房中。

    杨氏正坐在屋内做针线,早听丫鬟通报,说定王府送来了礼物,就一直等着,并酝酿稍后该说些什么。

    蒙雁进来后,先是行了一下礼,之后命丫鬟将布料放在桌子上,道:“婆婆,这是定王府送来的礼物,您和采儿妹妹看着合用,就做件以上吧。”

    “诶呀,你二姐姐真是太客气了,不就是送了一点土产么?又不值钱,哪里还需要回礼。”杨氏没有如一般乡下妇人那般眼皮子浅,看到好东西就上前翻看,只扫了一眼,就端着笑脸说着。

    蒙雁客客气气道:“婆婆,您有所不知,这燕城权贵之家,送礼都是有讲究的,一般送礼必要回礼,按理说,平日来玩,回送相当的就可以了,但您送的是土产,想来定王府一时间找不出差不多的回礼,就送来了几匹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