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回 进退维谷

    第11回 进退维谷 (第2/3页)

穷苦人一条生路,二来自己保镖外出之时,王福夫妇也能给自己看宅子。

    正是因此,王福恪尽职守,格外知足。

    得知老镖师回家,王福从老镖师最青睐的会友楼大饭庄打了三两酒,又让自己的夫人准备了四个顺口的小菜,摆在堂屋的小八仙桌上。

    老镖师回家后,吧嗒一口菜,吱溜一口酒,吃的格外顺口。

    内堂屋里,王福已经往大木桶里,灌了将近满满一桶热水。见老镖师将将吃饱喝足,对他说道:“达官爷,里屋的洗澡水放好了,您老忙活了这些日子,泡个澡解解乏?”

    老镖师对这样的安排格外受用,欣慰的点了点头。

    木桶里不仅有热水,王福还在烧水时,加入了几味中药。吃饱喝足,老镖师推开内堂屋的门,霎时就闻到了沁心脾的药香。

    泡了将近一个时辰,又让王福加过两次热水后,老镖师把这个热水澡洗的舒舒服服,这才换上宽大的衣服,坐在堂屋里,饮着泡到温凉的“六安瓜片”茶休息。

    王福忙了半天,终于又把屋里拾掇的一尘不染。

    “王福,这些日子我不在奉天,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么?”王义顺问道。

    “这个……”王福微做思索,马上走到老镖师身旁,他打开桌上木盒子的盒盖,拇指、食指捏起一封书信,毕恭毕敬的递到老镖师身前,说道,“达官爷,这是之前十来天,人家从天津卫捎来的信笺,我给您放着了。”

    “好的,我知道了,我看看!”王义顺接过信笺,点点头,“这没事儿了,你出去吧!”

    “这个,老镖师,午饭已经用过了,咱晚上吃什么?我让我媳妇给您准备出来!”王福问道。

    “出门的饺子,进门的面,晚上吃捞面吧,让你媳妇给我勾点茄子卤,这个口味我很喜欢!”老镖师喝了一口茶,说道。

    “没问题!我们这就去准备!”王福点点头,面朝着王义顺,倒退走出房屋。

    王义顺打开信封,一抖手,把信笺打开。

    “岳父泰山在上,笃信如晤,许久未见甚是想念。家中近年光景不错,庄稼收成好。知您老事务繁忙,但忙亦有家。宅基地新盖三间瓦房,朝南向阳这屋为您留下,备您来住。长恩携妻女及幼子北叩,翘首以盼。”

    王义顺读罢信,知道写信的是自己的姑爷。想想自己戎马半生,终于有了金盆洗手的意思,可到老来究竟是留在奉天养老,还是返乡养老,他一时还真拿不定主意。想到这里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让他不由得平添了几分惆怅。

    离家多年,王义顺乡音未改、故土难离,始终保持着家乡的习惯。

    “或许是到了回家的时候了吧!”王义顺自顾自又呷了一口茶,望着这信有些出神。

    正在这节骨眼,外面却传来了敲门声。

    “回事!”有人在门外高声的喊着。

    “王福!”王义顺高声招呼着管家,“去看看是谁敲门!”

    王福走出厢房,点头称喏,迅疾向大门口走去。

    打开门,王福显得有些惊讶,但他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情绪。

    从王福的表现,王义顺看得出,来的客人必是贵客。

    果如他所料,分开不足一日,顺发镖局的镖主李飞云已经亲自上门。

    李飞云刚过而立之年,原本是老镖师王义顺看着长大的。这镖主的几手得以的能耐,原本也是老镖师亲手所传、亲手喂招,一个架势一个架势练出来的。

    顺发镖局原本是李飞云之父李勋所建,作为少林门的得意门生,李勋如同武痴一般,在他40岁之前游历江湖,多多少少在关外一带闯出了些许名堂,他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