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回 英雄余晖

    第1回 英雄余晖 (第2/3页)

  陈二面朝老镖师不敢造次,他双手垂落侍立在马前,思忖了片刻说道:“达官爷,我们这一上午走了将近三个时辰,按理说,小的镇店就在前方不远十几里,可要真这么走,我们就得一直朝官道走下去,这样一来,路程偏远。小子我倒觉得,不如我们改路朝东,走蓟州渔阳,从山里抄近路出关,这样的话,能省下五、六天的行程。我刚才差人打听了,知道改道东行,再有三里路就有小茶铺,这样我们在小茶铺歇歇脚,晚上借宿渔阳,估计再有个两三天就能出关,快的很!”

    “毛头小子,你才保了几趟镖,焉知这保镖行路的门道!”老镖师听了陈二的话,面露不悦,“乌兔马”感觉到了主人情绪上的变化,“稀溜溜”怪叫了几声,打了一串响鼻,吓得陈二一哆嗦。

    “达官爷,我知道,我明白您的意思,官道虽远,但路途平坦、相对安全;抄近路,要进山,路途崎岖,林木茂密,易有匪患!”陈二点点头,愈发不敢造次,但他生性聪颖,一转眼珠一个主意,此刻已经打定了想法,格外乖巧的说道,“可是,这北路镖,谁不知道老达官爷您的名号啊,莫说是官道还是山里,我估计即便是在那内蒙、外蒙的草原上,您的名头也会格外响亮。我要是跟咱镖局子里的其他达官爷走这趟镖,断然不会出这主意,但是跟您,我打心眼里信服。”

    陈二说的这几句话,在盛夏之际,如同一缕清风,让老镖师格外舒爽。他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勒住了丝缰,稳住了“乌兔马”,扭项回头,向坐在大车上的客商问道:“王掌柜,您应该听到了,我这陈二伙计,给咱出了这么个主意,您说咱是怎么着,您倒是拿个主意。”

    “哟……”听了老镖师的提问,王掌柜连忙摆手,“达官爷,您羞煞小老儿了,这些年由您保着走镖,丝毫差池没有过。我们店里这买卖越做越大,全是托您的福。您的声望、您的能耐,我们是知道的,走镖,您更是头份儿,这究竟走哪条路,我们全听您的主意。不过您既然问了,我的意思和陈二一样,人的名、树的影,达官爷您特意的谦虚了,您的名望在南七北六十三省乃至关外,谁人不知啊。若有屑小之辈胆敢造次,那不是自讨无趣!”

    “哇哈哈哈哈……”老镖师的笑声格外爽朗,他挥动马鞭,指了指王掌柜,又指了指陈二,“依我看,王掌柜,您和这陈二,一老一小一个样,都是想家了。或者说,想家都是假话,陈二正在年少,估计还在惦记年初刚刚过门的媳妇,王掌柜您,怕是要惦记那三房姨太太咯!”

    “达官爷您玩笑了,玩笑了!”王掌柜听了这话,也嘿嘿的笑出了声。

    “话已至此,多说无益,我们就抄近路去往蓟州吧,今晚夜宿渔阳!”老镖师双腿用力,轻轻在“乌兔马”的马腹踢了一下,这马仿佛懂了主人的意思,哒哒的缓步向前走去。

    青草萋萋、凉风习习,阵阵清风袭过,带来些许清凉。天气爽朗,群山的轮廓已经在眼前。

    “达官爷,您不是关外的人吧!”王掌柜坐在车上,轻声的问道。

    “不是,我就是直隶人,天津卫的!”老镖师说道,“我家在天津西郊附近。唐朝时,那里还是退海之地,北宋时已经成了战略要地。杨延昭抗辽,大摆‘牤牛阵’,我家门口那边就是古战场;南宋时的民族英雄岳飞风波亭遇害平反后,子孙后人的一支也迁到了天津卫驻守;到了明朝,这里更是人丁兴旺,我们祖上就是明时迁来的!”

    “佩服佩服!”王掌柜坐在车上,双手抱拳作揖,“没想到,达官爷您不但身上的功夫了得,更还可以谈古论今,在史学上有造诣!”

    “哟,王掌柜,这您就是谬赞了,真的是谬赞!”老镖师摆摆手,朝王掌柜笑了,“我们习武之人终究是粗人,肚子里的学问少,不比您这样的舞文弄墨之人,肚子里都是墨水!跟您比学问,我还差着远嘞……”

    老镖师与王掌柜一边行路,一边有说有笑,不觉间路已行远。

    “算起来,这蓟州渔阳,距离天津卫的西郊还真不是甚远。我如若乘跨我这‘乌兔马’,最多只需要一天半的时间,就能回到故乡探望探望!”老镖师自言自语道,“上年岁了,思乡之情日切。年轻时总想着闯出点天地,年老了却总想返乡。”

    “蔼唉……”王掌柜摇摇头、摆摆手,朝老镖师说道,“达官爷特意的谦虚了,虽然说人老不以筋骨为能,但您这身能耐,您这身本领,您这江湖上的名望,再干上个十年、二十年,自也是没有问题。更何况,我们外行人说啊,这顺发镖局的名号,还需要您给撑着,这帮小字辈,还需要您的羽翼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