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 杨希闵化妆逃遁

    第61节 杨希闵化妆逃遁 (第2/3页)

候,一件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自然而然地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谁来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执掌国民革命的航船。这里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孙中山晚年推行的三大政策,即: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其中关键的关键是前两项,前两项推行了,第三项就没有问题。否则,第三项就是空中楼阁。这就是说,新的领导人必须能贯彻这两大政策。但是,单凭自己说不行,还要俄方和GCD方面认同才行。

    这又为何呢?因为这时的中国,没有俄方的支持,国民党很难取得胜利。这两年,俄方除给国民党派来庞大的顾问团之外,还支援了为数不少的枪支弹药,并资助黄埔军校经费200万卢布,这是其一。其二,没有GCD的加入,国民党就是死水一潭。现在一些GCD人已在国民党中担任了重要职务:如谭平山、林伯渠分别担任国民党中央的组织部和农民部部长,彭湃担任农民部秘书;毛泽东、邵力子在统辖苏、浙、皖、赣、沪四省一市的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里,分别担任组织和工人农民二部的秘书长;李大钊是国民党北方执行部的负责人;李立三、林育南、项英是国民党汉口执行部的负责人;在黄埔军校里,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聂荣臻担任政治部秘书,政治教官有包惠僧、恽代英、肖楚女、高语罕等;至于在国民党各级部门担任一般职务的中共党员就更多了。这足以说明,俄方和中共在国民党中已经具有相当分量的话语权。也就是说,国民党新的领导人必须得到俄方和GCD的支持才能走进这个位置。

    在国民党高层里边,觊觎这个位置的大有人在,但有些在军界威望高,在政界却没有威望,有些在政界有威望,在军界却没有威望。真正在政界、军界都有威望的只有三个人,那就是胡汉民、瘳仲恺和汪精卫。这三个人中,谁最有希望得到这个位置呢?我们现在来比较一下:

    胡汉民,字展堂,光绪五年(1879)出生,光绪二十七年(1901)得中举人。二十八年赴日本留学,三十一年八月加入同盟会,任《民报》主编,成为孙中山主要助手之一。之后,在孙中山发动的多次起义中均担任筹饷、运械等工作。光绪三十四年(1908)至宣统元年(1909)赴新加坡主持《中兴日报》,先后任同盟会南洋支部长、南方支部长。宣统三年(1911)十一月出任广东军ZF大都督。十二月随孙至南京,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府秘书长。民国十二年(1923)六月任大元帅府总参议。参与《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的起草与审查。并在国民党一全大会上,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5成员之一,并获选中央执行委员,后主持上海执行部。民国十三年五月奉命回粤,负责处理大元帅府具体事务。同年九月,孙中山到韶关建立北伐大本营,从这时起,他一直代行大元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