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节 毛润芝三湾改编

    第107节 毛润芝三湾改编 (第3/3页)

不会有成功……”

    战士们听着听着,脸上的愁眉展开了,不住地点头微笑。解散以后,只见一群一群围在那里谈论:

    “毛委员不怕,我们还怕什么?”

    “贺龙军长两把菜刀都能起家……”

    贺龙根据起义军前委的决定,率领第十一、二十两军搭乘一百多条民船,沿汀江向三河坝行进。由于船不够,朱玉阶则率第九军从汀江两岸步行前进。这时,七十五团三营十一连连长调任新职,许光达因在会昌战斗中给三营长蔡晴川留有很深的印象,蔡营长提议让许光达代理连长。有人开玩笑说:“这样一来,你把个‘娃儿排长’提升为‘娃儿连长’了!”

    蔡营长以性情爽朗著称,说起话来,嗓门大,笑声高。他听了之后,哈哈大笑:“好嘛,我就是要让这样的‘娃儿排长’当连长。”

    得到团部批准后,蔡晴川带上许光达到十一连,亮着大嗓门宣布了命令:“你们的连长调走了,经团长批准,由许光达代理你们的连长。你们不是叫他‘娃儿排长’吗?现在他升任‘娃儿连长’了……”

    三河坝是位于广东大埔县的梅江、汀江和梅潭河进入韩江的汇合口上的一个大镇子,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三河坝对岸的笔枝山,形如鱼尾,山势险要,松木茂密,群峰叠嶂,可攻可守。真可谓一山镇三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三河坝民众见大军头戴着红边帽子,脖子上挂着红布条,身着灰蓝布衣服,打绑腿,穿草鞋,官兵不分,纪律很好,便开门放鞭炮欢迎。商人们连夜就做起了生意,市面一片繁荣。当晚,起主Y军便分住在庙宇、祠堂和群众家里。

    贺龙等第九军到来,交接过防务,即率部顺韩江直下潮汕。

    正如叶挺所料,驻守潮州、汕头的是广东军阀王俊的警备部队,虽然有一个警备旅,但因潮州、汕头两城均在韩江右岸,无险可守。闻知起Y军到来,害怕与之交战,全部撤向潮汕以西的兴宁。路上正好遇到前来堵截起Y军的薛岳新编第一师。由于是不同系统的军队,按照军阀混战中“大鱼吃小鱼”的惯例,薛岳乘机将其包围缴械。随后又赶走官佐,把士兵编入自己部队。

    起Y军未经战斗就占领了潮州,第二日又进驻汕头。

    根据预定方案,起Y军前委开始在当地着手建立政权——革命委员会。有政权就须有军队守城并控制周围地区,于是前委决定第二次分兵。具体部署是:周逸群率新二十军第三师约1000余人警卫潮、汕,师部和教导团驻潮州;前委和革命委员会及两军的后勤机关驻汕头,由第三师的第六团警卫;第十一军二十四师和新二十军一、二两师向揭阳、丰顺前进。

    进入潮汕的起Y军只有8000余人,经过这第二次分兵,机动部队就剩下6000余人,力量更为分散。

    第十一军和新二十军所部进占揭阳后,侦察到敌军主力正在向附近的汤坑集结,但其具体兵力数目还不大清楚。前委决定,先击破汤坑之敌,再与海陆丰的农军取得联系,使潮汕和整个东江地区成为根据地。待得到苏援装备和款项能大力扩军后,再西攻广州。

    然而,前委却不清楚,这时的局势对起Y军来说,已十分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