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 毛润之礼遇山大王

    第111节 毛润之礼遇山大王 (第2/3页)

    王佐树起“打富不打贫”的旗号,很受穷人拥护,不久便兴旺起来,也将队伍发展到二三百人,成了井冈山的“山大王”。

    袁文才比较活跃,参加了中G组织,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王佐却不同,蹲在井冈山上守老窝,轻易不下山。但他觉得袁文才有文化,头脑活,办法多,对袁文才言听计从,并也采取袁文才的带兵办法,身边只留五六十人,其余的人也都分散各村。当王佐听说毛润之给了袁文才那么多枪后,也想和毛润之靠近。他就通过龙超清和袁文才向毛润之转达了这一意愿。

    润之经过进一步了解,认为王佐不同于袁文才,在做通王佐的思想工作以前,决不可贸然行动。就一边通过袁文才做工作,一边以部队的实际行动影响他。

    又过了几天,一个身穿长袍,头戴礼帽,自称朱持柳的人,前来拜访毛润之。原来是王佐派来的代表,特意来请毛润之上山。

    第二天,润之把队伍集合起来,把王佐的代表介绍给战士们,然后宣布,部队马上随他上山。他还特别向战士们交待,上山以后,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要和王佐的部队搞好关系。同时还宣布了“三大纪律”:

    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第三,打土豪要归公。

    部队在朱持柳的带领下,渐渐走上羊肠小道,在深山密林中穿赿,愈往上,山势愈发陡峭。

    这井冈山,果然是个易守难攻的险要所在。在崇山峻岭中,只有五条蚰蜒路相通,并且每条小路都要经过一个险峻的哨口,方可上山。守住了哨口,也就守住了大山。即是进犯的敌军再多,施展不开也是枉然。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井冈山的井,其实并非水井,而是天然泉水。这里共有“五井”,即大井、中井、小井、上井、下井五处泉水。人常说“鱼儿离不开水”,其实,人也须依水而居。于是,五处泉水,就形成了五个小村,村也以井命名。井冈山的冈,其实也非山岗。山上有一条小溪,叫“井江”,山因溪得名“井江山”,因当地方言“江”与“冈”音近,就叫成了“井冈山”。

    王佐和毛润之约定在双马石见面。所谓双马石,是两块天然巨石,一前一后叠在一起,形似两匹骏马,成为井冈山的一个奇景。双马石这地方也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那里地势陡峭,山林茂密。王佐为防不测,已在那里布好了队伍。

    润之早有预料,不到双马石,就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只带几名随从前往双马石与王佐会面。

    王佐见毛润之“单刀赴会”,一颗悬着的心,顿时落到肚里,马上下了哨口,跟毛润之见面。

    润之对王佐说,中国工农革命军是老百姓的子弟兵,是土豪劣绅的死对头,共C党是穷苦百姓的大救星……

    王佐边听边点头,心中豁然开朗。

    润之又接着说:“我们打土豪,跟你们‘吊羊’是一致的,都是跟土豪作对。你们是我们的战友。你们要枪,我们给。”

    毛润之的这句话正对王佐的心思,他高兴地说:“那太好了,太好了!”

    润之问:“你们需要多少枪?”

    王佐不敢答,怕说多了毛润之不给,说少了坐失良机。

    “给你们70支,够不够?”润之很爽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