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节 井冈山众勇士纷纷跳崖

    第139节 井冈山众勇士纷纷跳崖 (第2/3页)

,湘军又被赶了下去。

    彭德怀和滕代远觉得再坚守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为了保存革命武装,遂决定三十、三十二两团分路突围。并约定,两团突围后不再汇合,王佐与何长工率三十二团,转入深山密林与湘赣联军“打圈”,彭、滕二人率三十团到赣南去寻找四军主力。

    红四军主力撤出根据地的目的之一是救援井冈山,可井冈山已经丢失,下一步向哪里发展呢?毛润芝陷入了深思。过去,他认为红军只有在井冈山作长期斗争才是正确的,而任何想远出游击的想法都是不正确的,都是不要根据地的做法。然而实践却证明,他们虽然采取了变通办法,派主力下山打外线。但地域不够宽广、没有大纵深机动条件的井冈山还是没有办法守住。下一步是不是应该再选择一个既易守难攻,又可以大范围机动游击、来去自如的地域作为根据地呢?但这不仅是战术上的改变,更是战略上的转变,不能贸然决定,还得作进一步的研究,作更深一层的思考。

    但局势却不容润芝继续思考,李文彬得知红军驻扎在宁都,马上率领他的3个团迅速向宁都赶来。

    朱、毛自知没有硬拼的资本,就带领两个纵队主动撤离宁都,取道兴国向东固进发。

    东固位于吉安县城东南120余华里,是泰和、万安、兴国、宁都和吉安5县的边境,四周崇山峻岭,地势险要。早在国共合作时期这里就建立了中G组织和农民协会。蒋、汪叛变革命后,中G湘赣特委委员李文林又于上年9月在这里重建了秘密组织,并先后建立了红二团和红四团,形成了以东固、桥头为中心,方圆200多里的游击区。这里虽然建立了赤色政权,但却没有公开的办事机构,两支武装也飘忽不定。国军来了找不到目标,国军一走又成了共C党的天下。尤其是这两个团的武装,是纯粹的“党军”,不经党代表同意,连一粒子弹都不能支配。就连花名册,党代表也是排在军事干部之前。

    红四军开进这样的地区,群众欢迎的热情可想而知,抬着整猪,挑着成担的棉花和粮食前来慰问。红四军对东固红军也作了切实的帮助,抽出毛润菊等一批干部带着200多支枪支编进了红二、四团。润芝、玉阶来到这里后,一起会见了当地党组织和红二、四团领导人,并与他们交流了经验。润芝对这里的组织形式很是欣赏。

    红四军在东固休整了仅一个星期,李文彬旅又逼进到东固。这时若以东固为阵地与强敌作战显然不利,同时,也使这里的公开和秘密相结合的斗争方式难以延续下去。于是,在前委会上,润芝提议:“可以借鉴东固的经验,暂时放弃过去‘固定区域公开割据’政策,而采取‘遇变则变、居处不定’的游击方针,以对付敌人的‘跟踪穷追’。”

    前委通过了润芝的提议。为适应这种变化,决定将部队编为3个纵队。将一、三纵队中的特务营、独立营抽调出来,编为第二纵队,纵队长由胡少海担任。并将愿意留下当红军的大柏地之战的俘虏兵,经过教育分别补充进这3个纵队。

    第二天,朱、毛带领红四军离开东固,绕道永丰、乐安、广昌、宁都、石城转了一个大圈,又进入瑞金境内。路过大柏地时,润芝命令军需处按照原给老百姓写的借条赔还现洋,只能多给,不许少付。军需处干部挑着现大洋,去办这件事。当地老百姓逢人就说:“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就是不一样,借条兑现,说话算数。这样的军队,我们拥护!”

    本来,赣军李文彬旅一直紧蹑其后,然而当红四军进抵瑞金壬田市时,李旅忽然悄悄折回,去向不明。

    李文彬旅之所以悄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