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 阎锡山软禁冯玉祥

    第153节 阎锡山软禁冯玉祥 (第3/3页)

军”名义,以示救国救民的精神。“国民军”序列为:

    第一路军总指挥石敬亭,辖第十五军(军长过之纲)、第十六军(军长王冠军)、第十七军(军长门致中);第二路军总指挥孙良诚,辖第一军(军长梁冠英)、第二军(军长程心明)、第三十七师(师长王和民);第三路军总指挥刘郁芬,辖第十军(军长吉鸿昌);第四路军总指挥宋哲元(兼),辖第三军(军长魏凤楼)、第十一军(军长冯治安)、第十四军(军长陈毓耀);第五路军总指挥刘汝明,辖十二军(军长刘汝明兼);第六路军总指挥庞炳勋,辖第四军(军长张凌云)、第六军(军长庞炳勋兼);第七路军总指挥张维玺,辖第五军(军长田金凯)、第八军(军长张维玺兼);第八路军总指挥孙连仲,辖第九军(军长孙连仲兼)、第十三军(军长赵席聘);独立骑兵第一军(军长郑大章)。

    其计划是“厚集兵力,先占郑州,俟刘春荣、徐源泉等响应后,即可进攻武汉;如有可能,且可由津浦直捣南京。”

    战争初始,冯军攻势勇猛,几日后即占领洛阳。宋哲元每天将战况电报在山西五台县建安村的冯玉祥。

    蒋介石闻报,分兵三路迎敌:何钦为第一路总指挥,负责京汉线作战;唐生智为第二路总指挥,负责陇海线作战;刘兴代理第三路总指挥,负责黑石关一带防务。

    蒋介石暂取守势,一面对冯部用兵,一面派人到山西继续拉拢阎锡山。俟摸清阎锡山已受笼络,不再支持冯系将领,遂由国民Z府颁布3项命令:

    一是宣布宋哲元、石敬亭等“破坏编遣,背叛中央,称兵谋乱,予免职缉拿惩办;对其部队,令各路讨逆军分别剿办绥抚。”

    二是宣布在中央任职的鹿钟麟、刘骥等“图谋不轨,离职潜逃,均予免去本兼各职,着京内外各机关一体缉拿,务获归案严办”。

    三是任命阎锡山为陆海空副总司令,并令其部属朱绶先代理军政部长。这是进一步拉拢阎锡山,对冯系施加压力。

    阎锡山接到国民Z府的委任电,当即致电南京,表示对宋哲元等人的行动,当尽力制止。这就完全暴露了阎锡山反复无常,两面三刀的特性。

    这次反蒋战争初期,由于冯军攻势猛烈,蒋军趋于被动。

    正当“国民军”乘胜追击,蒋军难以支持之际,阎锡山突然声明,主张用政治手段解决时局,并劝冯玉祥令西北各部停战。其目的在于动摇冯部军心。

    然而,冯军士气正盛,未受其影响,于月底侧击登封、临汝,战事十分激烈。宋哲元运用夜袭敌营战术,本是以劣势武器战胜优势的有效战术。奈何冯的参谋长的曹浩森,此时投靠蒋介石,将西北军的夜袭战术告蒋,致使宋哲元夜袭战术失灵。

    11月1日,蒋介石亲临汉口督战。以左、中、右三路向冯军发动反攻,战场形势急转直下。冯军虽仍在顽抗,但全局被动难以支撑。至20日,冯军陷于蒋、阎夹击之下,粮尽弹绝,一部退入陕州。12月1日,蒋军攻下陕州,冯军反蒋战争完全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