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人事多艰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百零二章 人事多艰 (第1/3页)

        王守文微微一愣,随即道:“这倒可以试试,若真的成了倒是可以气煞孙家那窝鸟人!”

    打井取水确实是个不错的法子,至少在眼下是最现实的方法。

    思定之后,谢慎便和王守文、谢丕达成了共识,决定先在试验田附近打井试试看。

    看着佃农们三两人一起搬着巨大的石块,谢慎颇是有些心酸。

    他也是寒门出身,懂得老百姓讨生活的艰险。

    “守文兄、丕贤弟,这些佃农搬运石块修筑堤坝有另付工钱吧?”

    王守文点了点头道:“这是自然的,搬运一块石块拿一根竹签子,最后按照每个人手中竹签子的多少付钱。一块石块是五文。若是气力大些的,一天下来少说也能赚个百来文。”

    谢丕也道:“这价钱也不算低了。城东外秋风渡码头那里给人卸货的力棒,一天下来也就赚这个数。他们出的力气肯定要比我家佃农多。”

    二人一前一后解释了起来,倒是让谢慎十分尴尬。

    谢慎心中叹了一声,这二人都是豪门世家子弟,思考问题自然也是从世家的角度。

    一百文一天的银钱乍一看确实是不少,但这些都是血汗钱啊。而且修筑堤坝最多一个月,快的话二十来天也就完成了。这钱最多赚一个月,满打满算也就是三千多文。

    三千多文钱差不多是一个秀才当西席先生一个月的束脩。

    问题是秀才干的都是磨嘴皮子的事,可不能和这些下苦力气的佃农比。

    当然,从两位世家公子的角度看这也算施了恩德了。毕竟如果他们不修筑堤坝,引水改善滩涂土质种植棉花,就连这三千多文钱那些佃农也拿不到。

    拿到了这三千多文钱,佃农们至少还可以给妻儿们扯几匹布做些新衣裳......

    哎,大明朝的社会问题其实还是很尖锐的,这一点在明末体现的更是淋漓尽致。

    不过少年现在并没有能力解决这一问题,他总不能叫王守文和谢丕给这些佃农加工钱吧。

    这是市场价,给出高出市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