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昨日人求今求人(下)

    第三十章 昨日人求今求人(下) (第2/3页)

    “脱离十三行,另立‘门’户!”

    “什么!?”

    伍崇曜被和珅这主意吓了一跳,差一点儿就把眼珠子都给瞪了出来。伍家是十三行的魁首,这是天下皆知的事,伍家的生生息息,和十三行有着千丝万缕,可以说伍家兴,十三行兴,伍家衰,十三行衰,反之,也正是如此。伍家早就和十行之间互为一体了,想脱离十三行,那根本就是不太可能的事,如有这举动,还没等伍家落实,搞不好整个伍家就随着十三行轰然倒下了。

    “壮士断腕!该断即断!”和珅瞧着伍崇曜的反应,眼中‘露’出不屑的神情,这个伍崇曜的眼光和魄力和他老子、爷爷差远了,整天就知道守着伍家的家业,却没有丝毫变通开拓的‘精’神,伍家到他手中,不完简直是没有天理了。

    “君实兄此话何意?”  伍崇曜疑‘惑’不解地问道。

    和珅出于个人目的提醒了伍崇曜一句,可瞧着他一点都不开窍的样子,忍不住摇了摇头。

    “五口通商,为上海、宁‘波’、厦‘门’、福州、广州五处,广州为十三行原地,而厦‘门’和福州又离广州不远,加上它们海港地理位置,开埠后并不会为广州地位造成太大影响,此三地可以先搁置一旁不谈。其余二处为上海和宁‘波’,比较起来,尤其是上海更为重要。要知道,上海地处长江出口,内连长江、太湖,外临东海,又有天然良港,更是南北‘交’汇之处,再加上洋人所需的那些江南丝茶、瓷器等物,汇聚上海流通最是便利,一旦开埠,定为五口重地……。”

    伍崇曜听到这里,眼睛一亮,似乎琢磨出了点什么味道,但又有些不敢确认,望向和珅迟疑地问道:“君实兄,你的意思是否是让我另立商行?借上海开埠的机会北上?”

    伍崇曜的才虽然比他先祖差得远,但毕竟也是个合格的商人,嗅觉还是非常敏锐的。和珅微微点点头,但又摆了摆手,说道:“北上不可避免,但如想真正保住伍家基业,光北上还是欠缺了些。”

    “君实兄快快道来!如能救得伍家,崇曜定有厚报!”

    伍崇曜见和珅卖关子,心里早就按捺不住了,也顾不得什么礼仪、说词,直截了当地抛出了底牌。

    “背靠朝庭,携手洋人,抢先圈地,另创基业!”和珅说完着十六字,笑盈盈地望着伍崇曜。

    伍崇曜顿时大悟,心里乐得就想手舞足蹈。和珅这番话拨开乌云的清风,把他这些日子的烦恼一扫而尽。可是,和珅的十六字也不是这么容易做到的,在上海,伍家根本就没有任何势力基础,要想先下手谈何容易?更别说背靠朝庭了,十三行本就是半官半商,如果没有朝庭的许可,经营范围根本就无法达到上海,就算是伍崇曜脱离十三行,也做不到这一点,其中千丝万缕,哪里是想干就能干的?

    再说回来,这十六字中,伍崇曜能勉强做到的也只有携手洋人这一条,而且这洋人也只限于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和美国的旗昌洋行等几家,着实有限的很。想来想去,伍崇曜觉得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