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三十七章 卖了自己数银子

    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三十七章 卖了自己数银子 (第2/3页)

的淮军暂有四营,每营的人数要比湘军普通一营多些,以八千人马为基数,另有一万五千团练乡勇未编入其中。    如以中堂所说只以牵制为主,学生估算有三营人马足亦。    ”

    “三营,那就是说还有一营加一万五千乡勇可用?”

    “是的,中堂。    ”

    和珅默想了一下,又问道:“那些乡勇战力如何?可否堪以大用?”

    李鸿章小心回道:“学生的乡勇是用来补充四营缺损人员的后备,训练还算可以,但武器装备严重不足,而且又无战斗经验,只能暂作为地域守备调用,并不合适与长‘毛’作战。    ”

    李鸿章这么说其实也带了点‘私’心,他地乡勇比较起正式的淮军来说战斗力远远不如,但也不像他说的那么不济,主要还是想借着这话从和珅身上多捞点军械。    要不是军械缺乏,李鸿章早就想把手下淮军扩编了,如今四营淮军再加这些乡勇,重新扩编整合一下,就算组成十营也不是多大的问题。

    在和珅眼里,李鸿章这些小九九那里逃得过他的眼睛?目光往有些言不由衷的李鸿章身上一扫,淡淡地笑了起来。

    “长‘毛’也只不过是些泥‘腿’子罢了,难道少奎训练过的乡勇还比不上那些泥‘腿’子么?”

    “这……这……中堂,学生练兵另有方法,淮军要求颇高,不比普通乡勇,所以……。    ”李鸿章的心意被和珅一语揭破,神情有些尴尬地连忙解释。

    和珅摆摆手,并未追究下去。    反而问道:“少奎,如我把上海‘交’与你手,在一月之内你能‘抽’出多少淮军可用?”

    和珅的这句话就像是在李鸿章脑袋上打了个霹雳,惊得他目瞪口呆。    上海是什么地方?李鸿章早就对它垂涎三尺了,上海既是中国最大地通商口岸,拥有每月几十万两的财赋之地,更主要的是上海还有和珅一手建起的制造局!在这制造局里。    能够生产出与洋人一样的洋枪、火炮之物。    这些东西在任何人眼里都是一座金山,但这些年里和珅主要扶持的是左宗棠地新军。    毕竟这新军地前身是和珅自己的乡勇,而曾国藩地湘军、他李鸿章的淮军虽然也借了不少光,可所得到的远远不如近水楼台的新军。

    把上海‘交’到自己手里?难道这是在开玩笑?李鸿章惊喜之下又有些不信,两眼直愣愣地瞧着和珅。

    “左季高已北上天津,直隶总督谭廷襄因为弃城而逃被僧王格杀,如今朝廷与英国战事未了,左季高或许会暂代直隶总督一职……。    ”

    “中堂是说……左大帅在直隶时。    由学生暂入江苏,替中堂与左大帅接管江苏与上海防务?”李鸿章听到了明白了一些和珅的用意,刚才还兴奋发晕的脑袋立即就清醒了过来,同时内心中不由得有些失落。

    看来,上海依旧还不是自己的,和珅只不过是让自己暂代而已,一旦左宗棠回来,或者和珅回上海。    这些拿到手地东西依旧要‘交’出去。    但转念一想,李鸿章又打起了小算盘,如果左宗棠的直隶总督一旦坐实,那么两江总督的位置就很可能落到暂代的自己头上,而和珅回京后水涨船高,也不一定再拿回上海亲管。    只要自己在上海把事干的漂漂亮亮,让和珅心里满意,这块‘肥’‘肉’说不定还在自己怀中。

    再退一步说,就算到时候无奈拱手让出,只要自己暂代一段时间得到的好处也绝对少不了,光是制造局的那些武器供应,只要短短的几个月,他就可以把淮军打造成一支另一个新军,凭借实力与左宗棠、曾国藩抗衡,让天下人不敢小视。

    “中堂如此看重学生。    学生定不负重托!”李鸿章连忙答应下来。    并拍着‘胸’脯道:“如是这样,一月之内学生可拨出两营淮军听中堂调遣。    但不知中堂何时要用?”

    “到时候我会通知你,你先做好准备即可。    ”和珅这么做是以防不测,可不敢现在就接过淮军兵权。    要知道他现在是入京,接了兵权再北上,朝中上下肯定会以为他意图谋反,这种事是全身长满了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