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三十九章 韬光养晦留羽翼

    第四卷 神州飘摇 第三十九章 韬光养晦留羽翼 (第2/3页)

:“涤生兄,唐太宗有句名言,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虽说唐太宗这句话指的是治国之道,但何尝也不能化作旁用?湘军如今有三十万之众,势力南北几省,有陆、水军各营,可谓天下第一军。    可是,涤生兄身为汉臣,以汉臣领军乃本朝三藩之后第一人,其中要害不用我说,涤生兄也应该明白……。    ”

    曾国藩神情不变,但扶在椅旁的手却微微一颤,和珅这句话正说中他的心思,作为一个汉臣领军到这份上,地确是三藩平定后从未有的事。    在和珅向他说这些话之前,曾国藩当然也想过这些问题,但从未仔细去考虑过,因为眼下太平天国未平,湘军在朝中地位尤其重要,不论是咸丰还是其他朝臣都不会在这种事上对曾国藩为难。    而且,曾国藩凭着湘军立下极大功劳,心志意满之下也顾不上去想这些,一心只想再扩大湘军,把太平天国彻底剿灭。

    曾国藩微妙变化,和珅悄悄看在眼里,他也不揭破,只当没有看见,继续往下说道:“等长‘毛’灭后,朝廷对湘军何去何从,涤生兄也能猜出一二。    以涤生兄的大才,当会选择最妥善的处置安排,可这么一来,必然会使手下这些三湘子弟不满。    假如湘军军纪森严,素质优良的话,此事还不难解决,最多是费些心力而已,但如今湘军情况怎样,想来涤生兄要比我更为清楚。    一旦‘激’起军中大变,涤生兄到时候就算是压得了一时难道还能压得了一世?常言说得好。    狡兔死、走狗烹啊!”

    和珅说到这里,曾国藩脸‘色’大变,神‘色’中不免有些惊惶起来。    曾国藩熟读史书,历史上功高盖主之人的下场是如何他当然清楚,虽说曾国藩从未有这种念头,但也不能不防皇帝会有什么想法。    何况,和珅说地字字在理。    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发生,湘军现在是什么样子。    作为一军统帅的曾国藩心里也清楚,一旦朝中真的对湘军起了疑心,决定裁减湘军的话,就算曾国藩同意,他手下握着兵权的各营统领能答应么?那些靠着杀伐发了大财,得了官位的三湘子弟会轻易就范么?

    如果到时候强硬裁减,很可能会引起军中剧变。    一旦失去控制。    给曾国藩带来辉煌的湘军就成了尾大不掉地麻烦,‘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大祸,使曾家千百年来的名誉毁于一旦。

    这个结果是曾国藩绝对不想看见地,他只是想做一个名垂青史地名臣,做一个力挽狂澜地良将。    要是真到了那一步,以曾国藩的‘性’格,就算以死明志,也会落个遗臭万年地下场。

    天其实并不热。    但曾国藩的额头却忍不住流下汗来,一双手情不自禁地颤抖着。    看着曾国藩如此表情,和珅连忙好声安慰了他几句,点出如今尚不算晚,只要他慢慢调整湘军军纪,做好手下各将的安抚工作。    还有缓和地余地。

    “君实,大恩不言谢,今日多亏你提醒,要不然铸成大错,我曾国藩百死也难赎其罪啊!”

    “涤生兄,你我乃多年好友,此事我如何能不提醒你呢?但请兄留意,湘军不比季高的新军,也不同少奎的淮军,如何安排还得由涤生兄细细思量。    何况。    我刚才所说只不过是最坏的一面。    或许朝廷另有想法也不得知,涤生兄多年为国。    这是皇上与天下人都共知的,就算湘军有一二败类闹事,也责怪不到涤生兄身上……。    ”

    不等和珅说完,曾国藩站起身来向他深深一躬,诚恳地说道:“君实,你的好意我已心知。    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今天一言点醒与我,我定会小心谨慎,尽快做好安排。    ”

    和珅见曾国藩如此,这才放心笑了起来,点头称是,同时为他出了一些主意,并让曾国藩多多与手下心腹商量,不用过急,只要把握好尺度即可。

    “这个我知道,等长‘毛’灭后,我就请旨让皇上把湘军全部裁去,一个不留!”

    和珅一愣,他没有想到曾国藩听了这些的劝说后居然会变得如此‘激’进,他只不过是想让曾国藩去粕留‘精’,给朝中表个姿态,韬光养晦而已。    可曾国藩倒好,为了表明心意,居然打算把湘军全部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