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茶逢知己

    第82章 茶逢知己 (第2/3页)

到‘一般来说’,那么这所谓的‘天目’还有其他别的说法吗?”蔡萍萍眨眨眼,敏锐地从段杉杉的话里听出了一些隐含的意思,于是继续提问道。

    “呃,有啊,日本也有人认为所谓的‘天目’指的是建盏这一类的黑釉陶瓷茶器,这种说法指的就是质地、色泽而非形状了,不过该观点市场不大,受到的质疑比较多。”段杉杉呵呵笑着回答。

    解释完浙省的天目山这个地名怎么会和八竿子打不着的潭城建盏扯上了关系,然后又演变成茶器形状或者质地的称呼,总算是回答了好奇宝宝蔡萍萍随口提出的询问。店内那位沏茶的年轻人对那位阿姨点了点头,站起身走过来笑着对段杉杉打了个招呼:“欢迎光临,这位先生您对我们建盏的了解挺多啊!”

    “不是‘你们建盏’,而是‘我们建盏’,我可是潭城长大的,虽然到现在还不怎么会说潭城本地话。”段杉杉笑着自嘲了一句。

    那位阿姨自豪地对蔡萍萍和段杉杉介绍道:“这就是我儿子,我们店里的瓷器基本都是他亲手烧制出来的!”

    年轻的店老板与蔡萍萍、段杉杉互相点头微笑打了个招呼,然后带着一点考较和好胜的意思对着段杉杉开口了:“您能看得出小店里陈列的这些茶器当中,最有价值的是哪一件吗?”

    对于这个忽如其来的挑战,段杉杉觉得挺有意思,于是像蔡萍萍一开始那样在墙壁两侧的货架前溜达了一个来回,目光随意地在一件件琳琅满目的茶器上打量着。

    忽然,一件看起来和别的瓷器纹理明显不同的茶碗闯入他的视野内,立即引起了他的全部注意力。于是他疾步走过去,一边仔细地打量着那只茶碗,一边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喜的赞叹:“老板,真没想到你这店里竟然还有一件曜变?”

    当段杉杉转身对着年轻的店老板由衷敬佩地竖起一只大拇指的时候,那位老板也心服口服地对段杉杉同样地竖起了他的大拇指。

    看出了段杉杉似乎成功地找出了这家店里最有价值的一件茶器,于是蔡萍萍也好奇地走到他身边低下头去仔细看了一眼,然后立即发出了一声嫌恶的抗议。

    “噫,这就是最有价值的一件?这件茶器我觉得没有兔毫盏好看呀!”

    其实她说的没错,咋一看去这件茶器的表面不规则地散布着大大小小像指纹又像动物的蹄印一样的光斑或光晕,落在外行人的眼中可能还会被质疑为残次品。比起纹理纤密细腻宛如兔子绒毛的兔毫盏来,显然是后者更容易给人留下美轮美奂的第一印象。

    “好看不好看这是比较主观的评价,每个人的审美标准都有不同,所以我就不评论了。”段杉杉笑着解释道,“曜变之所以稀罕,是因为这玩意可不是想要烧制就能烧制出来的,这种瓷器的烧成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属于不可以批量复制生产的类型,也正因为这种特性而存世极少。有句话叫做‘物以稀为贵’嘛,所以这种曜变瓷器是最珍贵的。日本室町幕府末期(十六世纪)有专门介绍中国美术史和美术品的书,名叫《君台观左右帐记》,其中有段描述说:‘曜变(天目)是无上之品,世上罕见之物,价值万匹绢;油滴(天目)次之,值五千匹绢;而兔毫盏(天目)更次,值三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