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 北宋无将,南宋无相

    第一千两百四十九章 北宋无将,南宋无相 (第2/3页)

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

    乾德二年拜相,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措施。

    淳化三年,三次拜相的赵普病逝,年七十一,累封韩王,赐谥“忠献”,并配飨太祖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观《论语》,其“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以儒学治国的名言。

    以赵普之才,出任行省总督自然是没问题的,可一上来就被任命为川南总督,还是出乎一些人的意外。虽然朝野早前将川南行省辟为直隶行省的流言,被欧阳朔弹压下去,但是川南行省地位之高,是毋庸置疑的。

    欧阳朔的真正目的,还是将范仲淹调离川南。

    荆楚行省因为有王城襄阳,又是中部大省,倒也不委屈范仲淹。欧阳朔希望通过此番调整,范仲淹能明白,他暗中的警告之意。

    除赵普外,慕容延钊、高怀德、王审琦、韩令坤、石守信、张令铎、张光翰以及赵彦微等一干大宋旧臣也都得到一一安置。

    北宋无将,南宋无相。

    一干旧臣之中,真正文韬武略上佳者,唯赵普一人而已。

    …………

    随着大宋归降,华夏区形势已经明朗起来,现在就看秦唐两国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了。无论是秦始皇,还是唐太宗,都不是轻易认输的主。

    要让这两位投降,比杀了他们还难。

    京师,皇宫。

    资政阁掌印大学士张良,被请到御书房议事。

    “爱卿以为,该如何处理秦唐两国?”如果可能的话,在阿育王朝咄咄逼人的情况下,欧阳朔并不想通过战争来收服两国。

    可不战,两国又不会投降。

    这简直成了一个死结,故而欧阳朔才让张良想办法。

    张良回道:“秦始皇跟唐太宗他们也是一代雄主,必定是能看清形势的,深知大势不可逆转。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台阶下。”

    欧阳朔点头,深以为然。

    “爱卿以为,这台阶该如何给?难道要朕亲自去谈?”

    “不妥!”张良直接摇头,“且不说陛下乃万乘之尊,不可屈尊降贵。如果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