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道传说

    第二章 天道传说 (第2/3页)

始知凌能丽所说的有心上人是怎么一回事,见两人如此,不由得心下也稍稍安心,而刚才又证实蔡风并非贼人,而且又似乎是极有身份地位之人,两小能够有这般结局,自然是极高兴之事了。

    杨鸿之却脸色气得发青,连个招呼也不打便冲出了大门。

    “他们是谁?”凌能丽神色仍没放松,口气缓和了不少。

    蔡风望了望凌能丽那认真的样子,应道:“一个是我爹,另一个是我师父。”

    “你爹和你师父?”凌能丽与凌伯同时一惊问道。

    “不错!”蔡风点头应道。

    “那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们,他们又不是什么大罪人,怕我们吃了他吗?”凌能丽大发娇嗔地道。

    “我不太喜欢提起他们,因此,才会一直没对凌伯和能丽说喽,还请不要见怪,不是我有意的。”蔡风耸耸肩无奈地道。

    凌能丽望了表情怪怪的蔡风一眼,不由得笑骂道:“没见过你这么不屑的人,连自己的爹和师父都不愿提。”

    “丫头,别胡说,蔡公子或许有他自己的苦衷,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凌伯看不过眼,不由得叱道。

    蔡风苦笑道:“不是我有什么苦衷,而是我师父和我爹太有名了,我觉得提起他们会让我感到惭愧,所以我才不喜欢提起他们。”

    凌能丽和凌伯不由得全都一呆,哪有一个人当着别人的面夸自己亲人太有名了呢?这岂不会让人当做一个大笑话吗?凌伯呆了一呆,若有所思地问道:“不知令大人高姓大名呢?”

    蔡风摊手苦笑道:“我爹单名一个伤字,我师父姓黄,单名一个海字。”

    “蔡伤、黄海!”凌伯不由得惊得倒退一步,不敢相信地反问道。

    蔡风不由得点了点头,道:“正是!”

    凌能丽从小没有出过大山,虽然听到很多村里的人曾提到蔡伤这个名字,只是在她的脑子中远构不成什么很深的印象,自然没有凌伯与蔡风、黄海同一辈之人的感触深,因此对凌伯这般震惊也有些不解,只是淡淡地道:“你爹我倒听过,你师父我却没听说过。”

    “丫头,你知道什么,蔡公子乃是当世两大绝世奇人之后,他们出名的时候,你还没生下来呢!”凌伯稍稍镇定了一些叱道。

    “两大当世奇人!”凌能丽不解地歪着头向蔡风问道。

    蔡风苦笑道:“凌伯还是叫我阿风好了,我真是不想做什么公子。”

    “算你识趣。”凌能丽娇笑道。

    凌伯一呆,长长地嘘了一口气,面上沾满了喜色地道:“丫头,你真是前世修来的福,能得阿风传人功夫,你可知道,天下有多少人想找这个机会都找不到哇。”

    凌能丽顽皮地斜眼望了望蔡风,俏皮地道:“他的功夫根本不好使。你看,他还避不过我这一拳。”说着提起粉拳很快地击了出去。

    “啊呀——好痛!”蔡风不闪不避却故意大声呼痛,只逗得凌能丽和凌伯相顾失笑,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无比活跃。

    “烦难大师出关了。”戒痴推开蔡伤的房门,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道。

    蔡伤放下手中的笔,迅速坐起,和缓地道:“大师请带路。”

    戒痴轻瞥了那放在桌台上的纸一眼,见龙飞凤舞的几个字若欲飞之龙,却没再说什么,转身而行,蔡伤缓行其后。

    雪已经停了,雪景似乎格外迷人,那悬立的冰凌,那倒挂若狼牙的姿势,给人的感觉却有另一种清闲,檀香之气特浓,似乎弥漫了所有的空间,使人的心境不由自主地平静下来。

    穿过几座佛堂,便抵达一座禅堂,这里弥漫的似乎并不是一种檀香所制造出来的肃穆,而是像是一种天然而存在的气势,无处不存在的气机已经将整个禅堂添上了一种极为神秘的色彩。

    蔡风的心刹那间变得虔诚起来,每走一步都是那般小心,便像一个不小心怕惊扰了这种神秘而又无处不在的气机。

    “烦难大师便在禅房之中,施主你请进吧!”戒痴平和而虔诚地道。

    “谢谢大师引路!”蔡伤也转身双手合十肃穆地道,望着戒痴消失在眼下这才转身向禅房行去。

    禅房的门只是轻轻地掩着,蔡伤并没有立刻推开禅房的门,只是恭恭敬敬地道:“弟子蔡伤前来叩见师尊。”

    “进来吧,门没有关上。”一个苍暮而慈祥的声音飘了出来,轻柔得便像是在梦里的呼唤,在虚无缥缈之中回荡成难以触摸的仙机。

    蔡风缓缓地推开木门,轻轻地跨入禅房,再虔诚地转身关上木门,才回过头来望着那坐在一尊佛像前须发皆白的老者。

    满头银丝很恬静地散披着,紧闭着双眼,给人的只有那种沉静而优雅深邃莫测的感觉,任何人都在想,那紧合在一起的眼皮之后,一定是一个无限宽广辽阔的天空,那红润得没有半丝皱纹的脸,便像是玉石一般映射出淡漠而圣洁的光彩,不是很高大的身材,瘦瘦地盘坐在蒲团上,便像一尊特异的佛像。

    蔡伤缓缓地跪于地上虔诚地磕了三个响头,这才爬起来静坐在一旁的蒲团之上。

    “你心乱了。”那老者轻柔地道。

    “师尊明鉴!”蔡伤并不否认地道。

    “尘缘难尽,恩怨难明,世间情仇是何物?笑红尘,痴儿。”那老者嘴唇轻启感叹道。

    “师尊能给弟子一条明路吗?”蔡伤恬然问道。

    “你心障未除,情缘未绝,一切问题仍必须由你去解决,二十多年未见你明悟了很多。”那老者淡然道。

    “多谢师尊夸奖,弟子此次前来是为了三十年之约的事。”蔡伤认真地道。

    “我知道你是为此而来,因此,为你留了一个锦囊,但必须在明年清明之后,才能拆开。”那老者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然后平平地升起,便若有一只无形的手轻轻地托着缓缓地送到蔡伤的手中。

    蔡伤一愣,认真地将锦囊纳入怀中道:“天痴尊者的弟子已与弟子交过手。”

    “天痴早已告诉了我。”那老者淡然宽和地微笑道。

    “师尊见过天痴尊者?”蔡伤一惊问道。

    “没有,但我感应到了他,他便在这太虚之中。”那老者祥和而恬静地道。

    蔡伤不由得一阵骇然,扭头四顾却根本没有感到一点异常。

    “那是一种我与他都完全无法触摸的境界,世人更是无法看通看透,或许将来你尘缘尽时,也会参悟到这种境界,没有任何语言可以描绘那种感觉,也没有任何实物可以代表它。那纯是一种心与心的,心与孕育万物的宇宙与这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的吻合,超出任何感官和想象之外的境界,因此,只有我感应到了他,读懂了他,他也同样感应到了我,读懂了我。”那老者脸上那圣洁的光辉更加亮泽地道。

    “那是不是便是天道?”蔡伤不由得问道。

    “是,也不是,天无道,人有道,道在心,心在野,野在虚无,是以道在人心,说天道者,乃为不解道之说,一意追天之道,则会误入夹巷,可行而路窄,追心之道,可通天,可入地,道之真义在于心。”那老者悠然地道。

    蔡伤神色也逐渐平静,心神却被引至一个神秘莫测的虚幻之中,口中却不住地叨念着老者所说的话,良久才从那一番话中回悟过来,不由得奇问道:“那师尊可还赴三十年之约?”

    “赴,那是一个变更,那也是为师在人世的最后一天。”那老者极为恬静地道。

    蔡伤大震,惊问道:“这,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还要去呢?”

    那老者平和地一笑道:“为师不会死的,只不过为师会从那一天开始,将有一个新的生存方式,将会活在这太虚之中,无所不在,无处不到,可以看着你们好好地活,或许你将还可以见到为师也很有可能。”那老者极为慈祥地道。

    “那岂不是与死去是一回事?”蔡伤有些悲切地问道。

    “不,那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情,或许有一天你会明白,但那是无法解释的问题,为师也不会寂寞,在这太虚之中,将会有天痴尊者陪伴着我,更有佛陀,还有很多很多的人早已比为师先一步步入这层世界,我感到了你师尊的存在,还有一些人,但他们存在的方式与世上的人完全不同,因此,你放心,为师不会有事的。”那老者恬静地道。

    蔡伤不由得听得呆住了,那是怎样一个世界?那又是怎样一种生存方式?那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难道这个世界之中真的有神的存在?一切都像是一个无法开解的谜,无法开解的谜!

    洛阳,身为都城的洛阳,虽然在有风雪的寒冬,依然是那般繁华,那般热闹。

    雪后初晴,天气似乎更冷了一些,但每个人的精神似乎都更舒缓了一些,那种压抑的云层全都拨开,露出那片空旷的天空。

    最喜欢闹的仍是那些耍雪的小孩,过往的行人一不小心,或许会突然被不知从哪里飞过的一团雪击在身上。

    寒冷的冬日,走路的人都不会是富人,出门的也很少是达官显贵,因此,那些平日活得心颤颤的人们这时候便会出来走走,似乎只有这一刻才是他们的天地,虽然冻得他们脸色有些发青,却并不影响什么。

    洛阳城之中的达官府第很多,胡府就是其中一个,胡府的主人胡孟乃是当今太后的亲哥哥,单凭这一点,在朝中便没有人敢惹他,洛阳便不会没有他的府第,不仅有,而且大,而且守卫森严。

    特别是今日,因为今日似乎有极大的不同,胡太后回到她很少回过的家门,没有什么奇怪,在任何人的眼中都不会奇怪,胡太后回娘家看看兄长自然不会有人奇怪。

    胡太后今日刻意打扮得极美,虽然已是半老,但那股娇媚美艳绝对不会有男人不动心。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更何况乃是当今皇太后,修心养性的日子使她变得比任何同龄女人更年轻。

    女人能混到这个样子,绝对是不简单,那一袭貂皮大衣紧裹着无限娇柔而又充满贵气的躯体,比花娇的俏脸有着一抹淡淡激动的红晕,高耸的发髻,给人一种淡雅而清媚的感觉。

    对于熟知太后的人来说,都很少见过太后会做如此淡雅的打扮,也很少见过太后有如此容光焕发的情况。

    知道太后来胡家的人并不多,也没有人敢管太后之事,天下要是有不知道胡太后权势的人,那肯定不懂事或是没出世。

    胡太后似有一种魂不守舍的感觉,这是有几个心思比较细密的人觉察到的,但这些人都是绝对忠心之人,便是一刀刀地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