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233 (第2/3页)

。据点的长官早先在听到卫兵们喊叫的时候,就已经是紧张了起来,在听完哨兵和卫兵各自的汇报之后,他立刻意识到情况确实不对劲。

    军官立刻下令经闭据点,准备迎敌,但是没有在搞清楚真实情况之前,还是不能轻易点起烽火的。要知道烽火点起来之后,随之而来会有一万多齐军被调动过来,万一这次只是几百个宋军试探性进攻,那岂不是引起了误会?

    当即,他一面安排士兵准备应敌,一边去看了看那个被宋军追杀逃亡到这边的士兵。刚刚来到这边时,虽然这个士兵是昏迷不醒的,但是旁边立刻有人认出了这套盔甲,这盔甲正是西边山林据点的士兵。

    军官暗暗吃惊,说道:“难道,西边据点遭到进攻了?可是…………怎么会一点反应都没有?就算宋军进攻据点,最起码还有暗哨在外面,遇到情况他们也会跑来传递警报的呀?”

    先前守在门口的卫兵说道:“大人,刚才我们听到这兄弟跑过来的时候喊着,宋军有几万人杀过来了。可是,这几万人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呀?”

    军官也觉得有些迟疑,立刻吩咐道:“快,马上派人来,将这个人给救醒,我要好好询问一番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快快,还愣着做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据点箭塔上传来了警告的声音:“宋军杀过来了,好多人,大概有200多人!别的地方还看清楚!”

    军官一听,更是生疑了:为了追杀一个漏网之鱼,竟然派200多人?一个200多人的斥候单位,那该应对着有多大的军事编制呢?

    他现在越来越相信,看来今晚极有可能是有几万宋军渡过汉水,企图发动突袭了。也许宋军部队太多,所以一下子将西边的据点全部屠杀的干干净净,就连暗哨、明哨都一个没能逃出来,说不定还是最先死了的。换一句话说,好歹现在还是逃出来一个人,现在只要把这个人救醒就能知道原委了。

    就在几个懂得应急手段的老兵忙上忙下来抢救那个昏迷的同伴时,据点也开始遭受进攻了。只听到据点围墙的外面,宋军士兵高声喊杀,甚至还用不知道哪里搞来的木桩撞击大门。整个据点立刻就陷入了人心惶惶的地步,不断有人催促,要立刻点燃烽火,向大营求援。

    面对这么多手下的劝说以及局势的危急,军官迟迟不敢决定,因为万一这是一个骗局,时候自己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

    周博在杀到据点这边之后,一开始是不遗余力的进攻,甚至还派出手下去攀爬围墙,企图杀入据点之内。到后面因为据点防守太严密,让这边损失十分严重,他不得不下令缓和了进攻势头。

    他要求手下一边进攻,一边高喊“全部杀死”、“片甲不留”,“不要让他们点燃烽火”等等之类的话语。

    其实周博要想攻克这个据点还是有把握的,这全部是木头结构的据点,无论是火攻还是挖地洞,哪怕就是正面去撞门,不出半个时辰就能攻进去。但是他的目的并不是屠杀据点的齐军,恰恰是要逼迫他们点燃烽火,将齐军大营的主力部队吸引过来。

    只是他等了半天,却发现这个据点的首领人物还是很谨慎,一直都不肯点燃烽火。不过这也无所谓,因为他早就想到后背方案,如果这个据点的长官不点燃烽火,那自己就立刻采取火攻,把整个据点都给烧了。

    一旦据点燃烧起来,火势汹涌,在整个旷野上一目了然,立刻就能引起其他据点,或者直接是齐军大营的注意。

    不过之所以不一开始就火攻据点,那是因为周博必须要让这个据点的齐军认为,此时此刻的确是有宋军大部门潜入到后方准备发动偷袭。如果周博贸然发动火攻了,只要稍微有点头脑的将领都会知道,这是故意在吸引齐军大部队过来。因为宋军既然是要秘密行动,怎么可能自己主动暴露自己呢?

    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他只能等待。

    就在僵局渐渐产生的时候,那个伪装成齐军的卧底被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