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庄周梦蝶

    第七章 庄周梦蝶 (第3/3页)

紫鹃一点都不领情,非说秋香这个名字不好听。武元庆又不想强迫她,没办法,只能绝了这个心思,心理还嘀咕,小丫头片子,你还不乐意,就你那柴火妞的身材,比人家秋香姐差远了。

    名字没送出去,武元庆很不甘心,最后他把注意打到了府里伺候杨氏等人的丫鬟身上,杨氏呢,也没有阻止由着他胡闹。于是,最得宠的四个大丫鬟都改了名字,春夏秋冬四香就这么新鲜出炉了。第一大丫鬟梅香也就这么随意的变成了春香。

    就在这边杨氏写信的时候,偏厅后窗一道人影闪过,几分钟后,人影从后角门出去,四周打量一番,随即将一个馒头扔给躺在墙角的叫花子,转身返回去。

    叫花子接到馒头直接起身离开。

    角门发生的一切武元庆一无所觉。

    ==============================

    这是一个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文雅点的吟个诗,投个壶,上上青楼,粗俗点的就只能打个马球,赌一把,顺便上上青楼。

    武元庆对这些都没什么兴趣,和人没有共同语言,这是一个悲伤的事情。睡过午觉后,武元庆突然想去钓鱼了。钓鱼是一件需要有耐心,能静下来的事情。前世的他就很喜欢这项活动,有空会常常去河边,一待就是一下午。

    没有准备鱼饵,没有挖蚯蚓,只是让侍卫拿上鱼竿木桶,武元庆就带着弟弟妹妹们出门了。

    这两天大哥像变了个人一样,对自己好了很多,大丫二丫虽然人不大,可都能感觉出来,也就很愿意跟着大哥出门。

    没有坐马车,只是骑着马,武元庆带着二丫,武元爽带着大丫。别看武元爽年纪不大,这骑术可是非常不错的。

    一路信马由缰,溜溜达达就到了汾河边上。常见的杨树柳树参差排列,没有后世的那种人工种植的层次秩序感,反而更显几分自然。

    春风拂面,柳絮纷飞,嫩芽已经展开,一片淡绿之色,春意盎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此情此景,那是满满的都是诗意啊。武元庆情不自禁的吟诵出了这首贺知章的《咏柳》。

    “好诗”刚吟诵完最后一个字,武元爽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喊起了好。

    这首《咏柳》,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整首诗,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就连不学无术的武元爽都能听出其中的美妙来,更不用说,从小就被杨氏悉心教导的大丫二丫了,二丫虽小,却也是聪明伶俐的很。两个小丫头满眼崇拜的看着大哥。

    长相清秀,一袭白衣,随着春风拂来,衣袂飘飘,17岁的少年,正是风华正茂的好时候,再加上如此才华,怎一个帅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