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安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安 (第3/3页)

们一手操办,顶多是在一些舞蹈动作上武元庆照比着前世看过的提些小小的建议。

    小品相声之类的在演员们度过了最初的讲到台词就能自己把自己笑喷的阶段后也步入了正规。

    就是对搭建好的舞台,武元庆有点不太满意。还是扩声的问题,虽然已经找了经验丰富的匠人来设计搭建,但效果依然不理想。

    武元庆想着弄个大喇叭来扩音,可等让人做好了摆到台子上一看,那个别扭难看别提了,都不能多想的。

    而且喇叭的扩音效果也很一般。

    就在武元庆愁得不行的时候,李承乾派人来喊他去晋祠,说有好玩的东西让他看。

    听到来人口中蹦出晋祠两个字后,武元庆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前世,他去过晋祠几次,其中一次是他和女朋友去的。

    在女朋友面前,是个男人就格外大方,武元庆也不例外,很豪气的请了个导游给解说顺便还有照相。

    逛着逛着,他们就到了一个建筑物前边。

    这个建筑物挺有意思的,集殿、台、楼、阁四种风格与一体从武元庆他们所在的东边看上部为重檐歇山顶,它像座楼;下部为宽阔的宫殿形制,它又是殿上部所悬匾额“三晋名泉。

    据导游说,是清康熙武举杨廷翰所书,书体清秀,笔力遒劲。

    从西边看去,上部是单檐卷棚顶,像座阁;而下面又是宽敞的高台,上悬正额“水镜台”,是清乾隆翰林、名书法家、晋祠人杨二酉所题。

    有趣的是,杨二酉是杨廷翰之侄,伯父与侄儿,一武一文,各题名匾,一前一后,同悬于水镜台上。

    导游说这个戏台每年晋祠祭祀的时候都要用到,从古到今就没停过,而且观众特别的多,特别是七月初二圣母生日那天,前来看戏的更是人山人海。

    武元庆当时挑衅的问了句,古代没有音响,那些站的远的人能听得到吗。

    结果,导游微微一笑肯定的点点头。

    “能,因为有土音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