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宗教的作用

    第四百七十三章 宗教的作用 (第3/3页)

逼着朝臣花大钱把他赎回,叫赎回“皇帝菩萨.里边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有心思不正的和尚在蛊惑撺掇,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和尚造孽,寺庙得利,苦的是梁武帝,好好的一个有为明君,愣是被祸害的被亡了国,自己也活活饿死在了皇宫净居殿,好不凄惨的下场.

    但别看有诸多的恶事出现在佛教的代言人和尚当中,但佛教那导人向善的教义,让人放下,积德行善,为来生投个好胎的逃避教义却是很得民心的,尤其是得到底层生活困顿看不到希望百姓追捧.

    因为佛经说了嘛,这辈子过的苦没关系,还有下辈子,下下辈子,为了投胎转世后能过的好一点,这辈子活着就要笃信佛祖,供奉佛祖,为来世修福报.

    正是佛教这种教人逃避的教义,教人过的不好乖乖忍着,图谋下辈子的教义,让统治阶级很是看重.

    武元庆也是统治阶级的,对此当然同样很看重了.而且这里是高原,是深受佛教影响的地方.

    关键的是因为这里的人不是汉人,而是从来没有被中原王朝统治过的高原游牧民族,对他们武元庆可不存在说觉得让他们信佛有什么不好的.

    这要是放在汉人多的地方,武元庆是绝对不会鼓励让大家信仰佛教的,当然大唐现在从皇帝到律法也都是不建议,甚至是限制佛教发展的.

    但是高原这里不一样,一来这里有信仰佛教的土壤,基本家家信佛是没法管的,二来佛教教人逃避的教义对大唐在这里的统治也大有好处.再一个,信佛就会对和尚很尊敬,会比较听得进去和尚说的话.

    那些从大唐剑南道各个和蜀地有接触懂高原人语言的地方调来的和尚给高原上的人讲佛法,宣传教义,但这并不是他们要干的全部,武元庆还让他们在讲佛法的当中夹杂着私货,向高原人灌输大唐的繁华,还有大唐人对高原人的友好,潜移默化的让他们对大唐产生好感,心生向往.

    实行了有段日子了,现在看来,已经初见成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