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第600章 (第2/3页)

,新地税实施的地价税以及对户人均五十亩以上实施土地累进制征税的,更是使得土地非但不再是财富,反倒是成了累赘。尽管那个累进税只是增加了区区一倍!

    千百年来,破天荒的第一次,土地成了累赘。眼见着种地不再挣钱,不少人纷纷选择售出一部分土地,而这时一些有远见的财东地主卖地投资实业的举动进一步导致地价下跌。

    地,越来越不值钱!越不值钱,卖的越多,因为办厂更挣钱,可办厂需要钱,钱只能通过卖地去筹集。越卖越不值钱!这一天就跌了三毛,照这么跌下去,没冷再过几年,这地可真个就一文不值了……

    心底这么寻思着,林新余立即对儿子吩咐道。

    “远山,你这两天赶紧把招的人定下来,厂子要尽快办,千万不能让李家抢了先!”

    对儿子吩咐了一声,林新余已经暗自在心里打定了主意,这地一定要卖掉,家里还剩下的那一千多亩地,不能再握在手里头,要趁着还值几个钱的时候,赶紧卖掉。

    “还有一件事,就是咱家的地……”

    就在林家父子俩在那里商量着怎么把地处理掉的时候,在土地公所中,阿越看着爹在画押的时候,那黝黑的脸膛上因为过于激动,而显露出的潮红。

    一个通红指印按了上去,意味着合同签定了,这是一份贷款购地合同。户人均土地少于十亩百姓在公所中买卖耕地,可以不付现款,可以向农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用购买来的土地作为抵押。然后用二十年的时间分期偿还购地贷款。

    两年前,当这一贷款模式推行的时候,很多普通农户并不能接受,他们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的好事,自己甚至一分钱都不需要拿,就能买到地。但现在,两年后的今天,当一户又一户百姓通过贷款买下一块块耕地的时候,人们才慢慢的接受了这种方法。

    可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阿越,这三十亩地现在是咱的了?”

    父亲紧张的看着阿越,他的语气中显得有些不太确定。

    “没错,是咱的了!”

    “要是咱还不上钱了怎么办?”

    “不用还钱,每年交五成的粮食就行了……”

    一年正产物的五成地租,这是银行提供贷款的条件,二十年内,农户提供一年正产物的五成地租,当然地税也是由农户负担,表面上看起来,农户的负担很重,但实际上,他们的生活依然会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如此一来,在未来的二十年内,银行就是另一个“地主”。

    通过收取“五成地租”的方式,银行获得了大量的粮食,从而可以将大量的粮食供应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在这一过程中,小农户得到了土地,地主得到了资金,银行得到了实利,至于政府……嗯,得到了一笔丰厚的税金,当然还有就是瓦解了禁锢于土地财富,让其流通的起来,当然政府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印刷大量的纸币,数以亿元的纸币。

    当然,这些钱并没有被存进银行里,而是继续流动着,变成了机器、厂房……曾经禁锢于民间的数以百亿计的财富,正因如此,才会流动起来,变成国家崛起的燃料。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税金,更为重要的是,国家也一点点的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变化着。

    对于这一切,阿越并没有想那么多,而且只有十七岁的他也想不到,他之所以说会游说父亲买地,是因为银行开出的条件实在是非常优惠,虽说卖地后,需要负担地税和五成的地租,看似负担沉重,几乎要拿收成的近八成去交税、还款,比当财主的佃农交的租还多,可问题是,二十年后,这地就变成自己的了,这才是最要的,财主的地,那怕就是租一辈子,那也是财主的地。

    况且,这只是一年正产物的五成。在颖州只要供上肥,一年可以种两季,若是种小麦、豆子加红薯的话甚至可以收获三季,到时候没准,几年就能把贷款还清。

    “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