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富贵到顶

    第三百零八章 富贵到顶 (第2/3页)



    魏相等了几天,没有见到皇帝陛下提起这件事情,心里有点纳闷,便约许广汉出来喝酒,两人喝的有几份醉意的时候,魏相将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许广汉就说了,老弟啊,你那秘密奏章上的及时,放炮放的响,但现在的形势有些微妙,你这很让陛下为难啊。

    魏相此时也久经历练,不像当初那么不懂事儿了。他知道皇帝不信他,就凭这一道奏折肯定不行。他必须明确身份,扔掉后路,让陛下觉得自己是铁了心的跟着他走。

    于是魏相第二天在御前会议上,直接以御史大夫的身份公开上了一剂猛药。

    他的奏折是这么说的:按照孝武、孝昭两朝的惯例,大臣上书朝廷,都是一式两份,一份交给主管尚书的官员(大将军、领尚书事、录尚书事、给事中、郎中等)事先阅览,然后再呈报皇帝御览。这里面就存在问题了,如果奏折对事先阅读的官员不利,他有可能就把它扣下,不交给皇帝了,这本身就是极大的欺君。为了预防这种事情的发生,我觉得应该取消副本制度,皇帝看了奏折以后,写个回条给大臣,这样什么事情皇帝心里有数,臣子心里没数,就有利于政治清明。

    原来魏相的意思是为了避免言路堵塞、废除奏书的副本。这条建议,实际上就是从唐代开始的“密折专奏”制度的前身,孝宣一朝政治和法律改革,总的来说是向着先进的方向发展着。

    到目前为止,魏相总共给刘病已交过两次加密型文书。第一次就是建议刘病已封张安世为大司马。这一次,他之所以要避开霍山,是因为他上书告诉刘病已的是,要想铲平霍家势力,第一个要办的事,就是架空霍山的权力。因为,霍山盘踞的这个职位,太过重要了。

    汉朝每天有多少文书经过领尚书事,而那些状告霍家的文书,有多少是转交到皇帝那里的?只要霍山在那里呆着,就别想皇帝听到不利于霍家的消息。长此以往,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