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狂野西部

    第三百六十九章 狂野西部 (第2/3页)

中原王朝的部队。

    此时的大汉帝国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沿着祁连山向西北发展的格局业已形成,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正式开通。

    中原王朝经略西域的政策是奏效的。汉帝国通过包括和亲、屯田、派驻官吏、经济馈赠、军事打击、以夷制夷等组合策略,正在赢得掌控西域的主动权。

    中原的人们可以安心发展生产,南方的丝绸特产也有了输往域外的机会,丝绸贸易渐渐兴隆,漂亮华丽的丝绸汇集到洛阳,又从那里出发,沿着河西走廊输送到广袤的西域。

    虽然屯垦戍边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刘病已这一裁撤,使得矛盾浮现出来:

    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闹饷。虽然戍边的地区土地普通比较肥沃,但为了充实边疆人口,推动边地开发,汉朝鼓励战士们把妻子家属带到边境,并给家属配发一定的给养口粮。这些带着家属长期戍边,以边塞为家、长期戍边的战士甚至有了一些职业军人的苗头。

    为了解决没有家室的士兵的生理需要,当地也有不那么光彩的娱乐方式。比如浚稽山之战中,被李陵从军车中搜出来被斩的女子,可能就是被罚为军妓的刑徒家属。

    这样一来,戍军吏卒、随军家属的经济压力很大。政府的财政状况有时比较困难,加之河西四郡地处偏远,运输供给不便,致使军兵粮饷不能及时到位。吏卒薪俸不能按时发放,俸禄每月一发应为常制,但是常被拖欠两三个月,有的长达八九个月甚至两年之久。这也导致了边郡困乏,父子共犬羊之裘,食草莱之实,常恐不能自存。

    汉代的河西走廊,实际上类似于后世好莱坞大片里的狂野西部,治安状况并不乐观。由于地形复杂,法外之徒容易藏匿。而且华夷杂处,本地人沾染胡气,民风彪悍,勇武好斗。一些羌人与匈奴人,也是降而复叛。因为地广人稀,治安力量有限,内地的游侠,杀人犯多选择藏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