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输粟捐爵

    第五百八十一章 输粟捐爵 (第3/3页)

   输粟捐爵之前,边关常常没有存粮,许多关卡的士兵甚至要挨饿,输粟捐爵之后,边关将士就再也不用担心挨饿了。

    此事,可以说是晁错人生中最光辉的一刻。

    他不费半分钱财,只靠着一些完全不值钱的爵位,就帮助国家解决了困扰已久的问题。

    现在,百官们都觉得,假如再没人能站出来说话,魏相的话就是最后的结论,只等皇帝陛下最终确定,就“板上盯钉”了。

    就在这个时侯,张安世有了动作,他稍稍朝天子点头,然后道:“微臣以为,诸位大臣所说的都是良方,但有一点不足……”

    张安世走到殿中,拜道:“微臣以为,诸臣之议,都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是一时之策,而非‘万世不易’之法!”

    “张将军有高见?”魏相的脸马上就黑下来,他是丞相,这样被当朝的重臣指责,就算是张安世,也让魏相觉得很丢脸。

    “微臣哪里有什么高见?”张安世笑呵呵的朝着天子拱手道:“只是微臣听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百里之地必出人杰,陛下圣明,当已有对策!”

    天子“轻松写意”的道,随即就有数百名宦官捧着数百个竹简,将这些竹简一一发放到了在场大臣之手:“朕日前确曾得一策文,以朕观之,尚有可取之处,今传与诸臣共览,共议之!”

    皇帝陛下的表情和言话虽说得轻松,但在熟悉他一向作风的群臣们看来,这件事并不简单,许多大臣的脸上都露出了凝重之色。

    所谓‘文以载道’,既然手上的东西是皇帝所看重的,那么,这其中必然有刘病已为政思想与理念。“窥一斑而观全豹”,“以小见大”,就能知道皇帝陛下心里的一些想法了。

    魏相拿着竹简,将之摊开来,然后看了起来:“臣耿寿昌谨闻: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

    起初,魏相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因为虽然在他看来,耿寿昌能写出一篇这样的政论,已经很不错了,但依然不足以动摇他的“贵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