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五赴西域(今天第三更)

    第六百零一章 五赴西域(今天第三更) (第2/3页)

监领,置啬夫管理日常工作,并有官徒卒御37人,传车15辆,传马40匹,还有宫牛和牛车。

    在敦煌郡,像这样的“置”共有9处,它们从东到西,一字摆在通往西部边疆的通衢要道上。

    大汉帝国继承了秦的邮驿体系并进一步完善,五里设邮,十里设亭,三十里设驿传或置,全国各级、各地遍布的驿站,犹如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确保汉帝国政令畅通,统治力高效强大。

    过往悬泉置的主要有这样一些人:西域各国的使者和宾客,汉帝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官员,归附汉帝国的羌人,官家奴婢,以及由政府统一安置的内地流民以及刑徒。

    让我们把视线再次转回到那一年的那个早晨。传递紧急公文的邮差在悬泉置匆匆吃完早饭,翻身上马。他的目的地是西方六十公里外的敦煌郡郡守所在地。

    此时,在中国西北的天空下,大规模的征战渐渐平息,帝国“生机勃勃”,一切运作皆在掌控之中,维持西部边疆的稳定是朝廷决策者密切关注的重要事项。

    尽管开疆拓土的孝武皇帝已辞世26年,但他所带来的影响却极其深远。

    在狭长的河西走廊通道上,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的,是频繁调动的部队和参与屯垦的中原移民,漫长的军事防御工事,城堡,烽燧,还有“络绎不绝”的商队,昼夜穿行;串联在戈壁的驿站把急切的军令和温暖的家书,由内地传向边疆或者从边疆传回内地。

    望着邮差飞驰而去的背影,置啬夫睡意全无。他已接到通知:长罗侯常惠率领下的帝国外交使团即将经过他们驿站,并要在这里停留一晚。

    对于置嗇夫来说,常惠,是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早在公元前72年,常惠就来过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悬泉置,那也是置啬夫第一次见到这位传奇英雄。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随着大汉帝国的西部屯田政策仍旧不断遭遇挑战,常惠又先后来过几次。

    随着大汉帝国与西域往来的日益频繁,屯田戍边的范围也渐渐沿着河西走廊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