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红叶之盟载鸳谱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百九十六章 红叶之盟载鸳谱 (第1/3页)

    相对通婚书,女家也有答婚书与之对应:

    开元二年九月二日,燕业顿首顿首:乖展稍久,倾仰唯积。辱某月日书,用慰延伫。孟春犹寒,体内何如?愿馆舍休宜,名诸疹弊,言叙尚馀,唯增眷仰。愿敬重。谨还白书不具。燕业顿首顿首。

    燕馨:长安胜业坊燕氏三女;四德无闻,未闲礼则;承贤某息顾存姻好,不敢敬违。燕业。

    韦府通婚书的信封封题写成“蒲州郡韦氏陟白书谨谨通燕姓薛王公”两行,其“郡姓名白书”下,还注明“若尊前人,即云蒲州郡郇国公韦陟”。前人是指收书人即女方家长,郡指郡望,意思是说,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男方家长不但要称自己的郡望,还要加上官名。这样官族并重,一方面与称对方“姓位公”相当,一方面也表示自己身份配得上对方,给了对方足够的面子。但是答婚书却在封题“长安薛王燕业答谨谨还韦氏郇国公阁下封”的“某官郡姓名白答”下,注明“前人卑不用某官”,这个前人自然是指原来求婚的男方,意思是如果男方家长官小或无官,女方家长不能自署官名,以免显得以势压人。这样的署名方式除了刻意尊重对方外,似乎也暗含著门当户对的意思。

    装婚书的函也有讲究:切须好纸,谨楷书,紧卷於函中。函用梓木、黄杨木、楠木等为之。函长一尺二寸,函阔一寸二分,函板厚二分,函盖厚三分,函内阔八分。

    婚书函皆一式两封,男女家各持一,本来如此即算完礼,岐王却怂恿薛王让长安县令再写一证书,作为官方婚书。

    此本唐律,但民间皆省却了,官府亦默认此书勿需必备,但岐王提及,作为万年县明府的独孤心慈也不好推辞,想想也就写了两封。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万年县独孤心慈”

    很温暖很浪漫,引得众人齐声叫好。

    “此书当做征婚书的范文”岐王赞道。

    《唐律书仪》卷一三《户婚律》有“诸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杖六十。”此条疏议曰:“许嫁女已报婚书者,谓男家致书礼请,女氏答书许启。”可见婚书是被作为双方正式缔结婚姻的凭证和必须遵守的婚约,甚至可以作为法律依据,这样的婚书是须男女双方慎重保存的。

    独孤心慈哈哈一笑,笑着接过薛王业亲手递过的程仪。

    然后是请期,就是定下三日之后的九月初六为亲迎之日,此乃非常之时,未按平常一月之期来定。

    薛王很大方,留下一部分聘礼,又补充了几车回礼,来的时候是一百零八台,回去亦是一百零八台,也未多加以显示两家联姻为平等之意。

    于是又是浩浩荡荡的车队逶迤绕道回安兴坊郇国公府。

    虽是三日后才亲迎,但郇国公府已宾客如云,蒲州韦氏已大部来贺,喧闹非凡。

    接下来三天开元杂报开专栏报道郇国公府与薛王府联姻之事,去岁制科韦二郎的同科均有贺诗相赠。

    状头温钰温大郎诗云:

    “嘉偶天成拜玉堂,争看娇女配仙郎,

    尊前合成调鹦鹉,台上吹箫引凤凰;

    华月团圆除宝扇,香云袅娜斗新妆,

    因风传语张京兆,日画春山几许长。”

    韦二郎为榜眼,接下来即是探花独孤心慈的祝福诗句:

    春光着意入窗帷,染莺枝,绣蔷薇。

    鹊临门,绊惹两心催。

    约定千年等一回,天做证,地为媒。

    盈盈莲步细作为,点丹唇,描青眉。

    十里红妆,唢呐尽情吹。

    花轿锣鼓并肩随,圆月梦,彩云追。

    王维王三郎亦有诗句奉上:

    帘幕香浓宝鸭浮,妆台月满夜如秋。

    花开并蒂摇金屋,带结同心绾玉钩。

    杨秋五郎的诗句云:

    嘉偶天成拜玉堂,争看娇女配仙郎,

    尊前合成调鹦鹉,台上吹箫引凤凰。

    祖咏六郎也赋诗一首:

    春暖花间交颈鸟,秋高月下并头莲,

    罗帏帐里同心结,万缕柔情两志坚。

    就连杜甫也为自己的二师伯送上祝福:

    景星焕彩耀闺房,吉日佳辰合卺觞,

    宝眷情欢鱼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