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年前的那场战争

    第四章 三年前的那场战争 (第3/3页)

龙不知所向。

    十日后,新任安东大都护独孤贞率十万大军赶到海兰泡,突厥残军撤回漠河,独孤贞放弃海兰泡,撤大军回黑水,远东重回战前态势。

    小武故事讲完,屋内一片死寂,壁炉里的火仍在熊熊燃烧,白色的烈焰散发妖异的红光映照着众人脸上,均是一片惨白。

    终是两位郑大掌柜见多识广,气度沉稳,醒神最早。三位小娘子不但脸色煞白,眼中也是泪光涟涟。

    “那些天你是怎么活过来的?”郑秀儿顾不得矜持握住小武的手问道。

    “就那么活过来的,我命硬”小武不愿再多说,拍拍小娘子的手,抽出来给各位再次煮茶。

    “召唤魔龙,毁天灭地,大术师果然就是大术师。”郑二掌柜感叹道。

    “你也不错,天星和李献诚几次向我要人,李都督说你此战凭功可封爵”郑十三郎也感叹道。

    “最后魔狼天星不也只是一个骑都尉吗?我算什么?”小武冷笑道。

    “许玄志不是被罢官问罪,远黜岭南了吗?监军杨忠也被赶去守皇陵。”郑二郎安慰着侄女婿。

    “好了,大家也累了,喝完茶早点歇息吧,后天我们就出发到庙街会会这魔狼天星”郑十三郎看三位小娘子慢慢回神赶忙吩咐道。

    三位小娘子揖礼而出不提,这边三位重又斟满茶。

    “我这次来其实还有一个事情,”郑二郎喝口茶再次说道“二房的郑裴这次会随军而来,你们在远东是地头,要全力予以配合”

    “郑九不是监察御史么?怎会随军出征?”郑十三小时候就与族内排行第九的二房老大有矛盾。

    “上次大战监军是御马监掌印大太监杨忠,在出征途中与行军大总管许玄志颇有分歧,这次朝廷相公们觉得应该派监察御史监军。”

    “郑御史这次是那一路监军?”小武问道。

    “应该是东道,他二月中就到了渤海,这次我们准备去拜访也没遇到人”

    “哼,他架子挺大的,我都不知道这回事”

    “你年后不是一直在百济嘛,毕竟是郑氏子弟,大兄这次交代了,战后争取给他在远东弄个实职。”

    “难道郑御史这次盯着远东都督府的缺?”小武皱眉道。

    “远东都督府?”郑十三对政事可一向不大关心。

    “瞧瞧你,多大的人了,还不如小武”郑二郎恨铁不成钢。“小武都知道战后会新设一个远东都督府,你却一点音信都不知晓?”

    “郑掌柜一直忙着经营高丽百济,对这方面不甚知晓”小武急忙为自己未来丈人辩解。

    “哼,战事未起,倒心急火燎惦记分功抢官了?他郑九一介书生难道想开府立账做大都督?”

    “你啊你啊”郑二恨恨的指着自己的弟弟,却道“小武,你是从哪儿知道这个消息的?”

    “我也是因缘巧合,有次在庙街遇到独孤大都护在酒肆吃酒,我当时正巧收到一老熊掌,就送与下酒,天星让我一旁侍酒,听得大都护说起此事。”小武坦然道“不过所知不多,即使真有此事,开府的大都督也会从大都护府的将军们中挑选吧?难道郑大夫谋求的是长史?”

    “聪明”郑二郎拊掌道,“这次二房和大兄撒出不少人情,对这远东都督府的长史是志在必得!”

    “不过郑大夫现在是监察御史虽清贵却只是正七品,都督府长史却是五品,这个。。。。”小武皱眉道。

    “这次监军的监察御史都上提一级为从六品了,远东都督府初建,又远离京都,京都贵人们不是很上心,可能高职低配,由六品权长史。”

    “其实,都督府司马倒可以惦记”郑十三也听出点名堂“干嘛费这大劲,要我说录事参军就可以了”

    “糊涂,这次如果推上五品,可以省下十几年的功夫,”郑二郎喝到“而且只是权长史一年就可以迁入京都,到时候六部诸司就可以谋一位置了”

    “那大司空想让我们如何配合?”小武急忙岔开话题。

    “呵,小武倒是对官场门清啊,你十三可知道六部尚书的尊称?大司空大司农对应那个部司?你如果有心,当时就可以给你在京都谋一职事”郑二郎兀自恨恨。

    “免了,我对那些尔虞我诈不感兴趣”

    “你从商就没有蝇营狗苟?小武你也记住:我们从商即使做到天下第一也不如相公门下一条狗!破家县令,灭门府尹不是说说的”

    “算了,二兄你直接吩咐我们该怎么做吧”郑十三看着有开批斗会的趋势赶忙说道。

    “今天也晚了,小武你收集一下这远东的官声民望,到时候供与郑九参详,我们这次之所以与三公主同行,也是想提前打点人情,三公主太高,李术师是汉王府老人,这次是我们打点重点”

    “李术师?”小武嗤了一声“不会是为了庙街拍卖会而来吧?”

    “之前只是猜测,今晚看到小武拿出的法器,我敢肯定他是为拍卖会上的物事而来,去庙街我们也会与其同行,到时候再观听揣摩”郑二郎呷口茶“咱们也早些歇息吧,明天整顿一下后天出发往庙街”

    小武和郑十三急忙应诺,郑二郎率先起身回房,小武送出门口回屋收拾,郑十三却送自己二兄回房,一时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