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曲江流饮绕长安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九章 曲江流饮绕长安 (第1/3页)

    曲江池,地处长安城东南隅,因水流曲折闻名。

    曲江池发源少陵原,西北入芙蓉池,连通黄渠,绕城入宫苑,北有乐游原,西有大雁塔,南有紫云楼,芙蓉池和杏园乃皇家园林,曲江池则对臣民开放。

    曲江池群山环绕,水波浩渺,亭台楼阁掩映于山水之间,游人如织,胜似仙境。

    神龙年间,圣人凿黄渠,辟御苑,筑夹城,建楼宇,疏浚曲江,曲江池成千亩盛景地。

    每年春季,二月一日中和节,圣人驾幸芙蓉园,欣赏早春之景;三月三日上巳节是曲江胜游的高潮,圣人此时登临芙蓉园紫云楼,观百官、万民同乐之景,同日科考常科发榜,进士及第者杏园探花,谓为盛事;四月一日的樱桃宴,百官千骑,君臣尝新饮宴,共议时政。

    九月九日,乐游登高,青龙寺文武百官赐宴思恩。

    吴七郎吴远黛本青龙坊武侯铺铺长,却因坊内人烟稀少,职司也轻松许多,卯时上铺报备,交代一声,就回祖宅会同温韦独孤三位郎君出门,大熊阿狗自然跟随,大熊携带两个大木箱,尽装庖厨用具及佐料,真不带食材,阿狗则扛着独孤心慈的矮**椅,只留温大郎伴当看院,顺便接收肉菜铺于掌柜的货物。

    出青龙坊东门南行,邻坊唤曲池坊,却坊墙较青龙坊西移百步,概因曲江流水经过。

    远望曲江池,宫殿连绵,楼阁起伏,垂柳如云,花色人影,景色绮丽,近观曲江,池岸曲折,胡肆林立,贵族仕女,车马侍从,樽壶酒浆,笙歌画船,悠游宴乐。

    吴七郎轻车熟路,找熟识亲朋租一画舫,也不要艄公,一行六人上舫,金刚大熊成撑船摆渡的艄公力士。

    曲江此段宽处不过二十来步,窄处不过十多步,仅容两船并行。

    三位郎君均圆领轻袍,窄袖革带,均为白袍,韦郎君本喜色彩鲜亮,可自认识独孤心慈两天,对黑白纯色有了新感官,现也喜素色袍服。

    韦二郎站立船头,粉面长腰,肤白如凝脂,雌雄难辨,斜眉入鬓,水墨风流眼,长剑迤地,折扇在手,人人均叹好一个俊秀美郎君。

    一路岸上无数贵女驻车观察,水面甚至有两艘舫船停下,就为等两船并行,近处观看美郎君。

    韦二郎只是肃穆立于船头,稳如山岳,边上艄公大熊城墙般的身躯也衬托出二郎的韵致。

    温大郎和独孤三郎则闲适的在船中央一躺一坐,独孤心慈自然抻开他的交椅,斜躺在上面,左手雪茄右手酒壶,眼神恍惚,不知是在观看两岸风景还是查看画舫顶棚。温大郎则依栏而坐,斜靠画舫廊柱,手拿一本手卷,居然是兰亭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温钰郎君清声吟诵兰亭集序,把众人带回曲水流觞的起源,仿佛看到谢安、谢万、孙绰、王凝之、王徽之、王献之等众多名士,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

    独孤郎君闲适躺卧,阿狗则蹲在船尾,手握铁钎,伺机出手入水,收回必有一尾野鱼,吴七郎也在船尾抚栏而立,见此情形很想说句焚琴煮鹤,但一想这些将是午餐食材,也就作罢。

    一次运气不错,居然叉到一只脸盆大小的野鳖,吴七郎连称稀奇,阿狗也献宝似得拎来给独孤心慈看,独孤心慈看一眼就没了兴趣。

    “中午就吃它了,山间应有野蘑菇,弄点下菜”

    “不是应该放了吗?”吴远黛问道,“此乃曲江鳌,怎能入菜?”

    “一只水鱼而已,远东称王八,鳌那是龟,金鳌就是金龟,跟这野鳖不同”独孤心慈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