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千官万国拜含元

    第六十九章 千官万国拜含元 (第2/3页)

王燕崇义,段云胖子的祖宗褒国公段瓒等一众在高宗武皇时期就叱咤风云的老国公们。

    独孤心慈来了兴趣,纷纷询问当时的时事情状,比如英国公李敬业反武唐,武皇的几个幸臣结局什么的,均是诸人亲身经历的,平日里说给孙辈们听无有耐烦的,现在遇到一个感兴趣的,皆是老怀大慰,纷纷吹嘘当年的武勇,自有旁人揭短,于是又是一片争吵,独孤心慈掌握气氛走向,见势不妙就转移话题,总不至于让这些老胳膊老腿打起来吧。

    老年人有时记性不好,有时记性又超好,比如卫国公李德謇就忘了先前质问其干涉十节度设置的事情,却记得当初太平公主的嚣张。

    特别是独孤心慈见那御史和御医心思放到观看千官入大明宫的情景,未注意这边时,偷偷拿出一个瓷瓶,扒开瓶塞,烧刀子的香味引得此处老国公们口涎四溢,独孤心慈把瓷瓶偷塞给卫国公,自己施施然去挡住御史与御医的身前,几个老国公每人咂摸一口,那感觉不要太美。

    等瓶干意尽,卢国公程处嗣唤其回来,众人拍着他的肩膀,就差称兄道弟了,河间郡王还命人给他弄来一个交椅,一群人继续吹牛。

    元日的大朝会较冬至日更为盛大,各州府均有遣人来贺,并敬献朝集,所谓朝集就是地方州郡的朝贡之物,按所辖地人口计,每口三十六钱。亦有各藩属国使节献上朝贡,熙熙攘攘不下五万人。

    太宗圣人曾作《正日临朝》诗句:

    ??条风开献节,灰律动初阳。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虽无舜禹迹,幸欣天地康。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赫奕俨冠盖,纷纶盛服章。羽旄飞驰道,钟鼓震岩廊。组练辉霞色,霜戟耀朝光。晨宵怀至理,终愧抚遐荒。

    气派豪迈,声势无双。

    临近辰时,千官望长至,万国拜含元即将开始上演。

    白发皓首的老国公们亦开始肃容起身,整理一下仪容,独孤心慈藏在队尾,有样学样。

    含元殿内设黻、蹑席、熏炉、香案。御史大夫领属官至殿西庑,从官朱衣传呼,促百官就位,文武列于两观。监察御史二人立于东西朝堂以莅之。

    平明,传点毕,内门开,监察御史领百官入,夹阶,监门校尉二人执门籍,曰:“唱籍!”既视籍,曰:“在!”入毕而止。

    相公们、两省官对班于香案前,百官班于殿庭左右,先一品班,次二品班,次三品班,次四品班,次五品班。每班,尚书省官为首。东宫官居上台官之次,王府官又次之。唯三太、三少、宾客、庶子、王傅随本品。

    侍中奏:“外办!”皇帝步出西序门,索扇,扇合。皇帝升御座,扇开。左右留扇各三。左右金吾将军一人奏:“左右厢内外平安!”通事舍人赞,宰相、两省官再拜,升殿。内谒者承旨唤仗,左右羽林军勘以木契,自东西阁而入。内侍省五品以上一人引之,左右卫大将军、将军各一人押之。

    朝罢,圣人步入东序门,然后放仗,内外仗队。

    圣人升座临朝,大朝会开始。

    先是皇太子献寿。次上公献寿。次中书令奏诸州表,黄门侍郎奏祥瑞,户部尚书奏诸州贡献,礼部尚书奏诸蕃贡献,太史奏云物,侍中奏礼毕。然后中书令又与供奉官献寿。时殿上皆呼万岁。

    独孤心慈站在翔鸾阁廊下,看着下面青袍八九品官,绿袍六七品官不下四万人,感叹燕唐真是物产丰盛,养活这些人多不容易啊?

    还有含元殿内五品以上的朱紫袍臣工亦有不下千人,独孤心慈又畅想到这午时不知有无盒饭吃。

    独孤心慈这边的翔鸾阁廊下亦有四五十白发勋臣,个把时辰过去,个个亦是东歪西倒,怕是体力已有所不支。

    好在轮到勋臣们入殿祝贺了,御史带队,四五十个老国公老亲王颤颤巍巍跟随。

    沿廊下西转到含元殿廊下,几万臣工眼尖的均看到了跟随在勋臣队里的不明生物,明显是其他白首勋臣孙子辈的远东侯独孤心慈。

    独孤心慈眼观鼻鼻观心,默念没看到没看到。

    再次踏入含元殿,其他心思已在漫长等待中消耗殆尽,只余某好累的感觉。

    慢慢来到熟悉的圣人御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