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短相思兮无穷极

    第九十三章 短相思兮无穷极 (第2/3页)

郎与状元的本事”

    “做事的是汝,某就是敲敲边鼓,”独孤心慈顿顿又说“某在晴川有地住,某看不如就把这座酒楼给包下来做联署得了?”

    “包下?要不汝买下?”

    “这儿地势比较高,壅堰后亦淹不到此处,倒是个好地段,行,某就去跟这儿的东主商议一下,买下来,先给汝做衙署,说好了啊,不能白住,要付租金的”

    “管钱的是汝,汝随意”温钰笑道。

    “某倒忘了此节”独孤心慈懊恼“某说汝一郎中居然连个衙署亦无?真是丢人”

    “某在工部有衙署”温钰不受影响。

    独孤心慈见众人皆已放下筷著闲聊了,就去付账,找到博士一打听,言道此酒肆东家亦在寻找买家,大喜,让其唤来东家,当场以百贯成交。

    酒肆的东家以广运潭要疏浚,漕船旅船皆会转到浐河的望春楼和长乐坡去,疏浚亦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到时候自无宾客上门,怕会歇业经年,不如套现后再觅地重操旧业。

    独孤心慈见此楼有两层,每层三间二十余步宽,进深亦有六七步,地方阔绰,还有小院三进,两进当做衙署,一进留给温钰住宿亦有宽余,遂觉得百贯亦不亏。

    倒是左慈与众人看得牙疼,这吃个饭买下酒肆的事也就这位能做的出来,百贯,在长安城的平康坊周遭卖不下如此大小的酒肆,但到稍偏僻一点的坊里,比如青龙坊甚至青龙寺所在的新昌坊已可买下差不多的宅院了。

    当初独孤心慈在青龙坊买下两套宅院亦不过费钱两百贯,比这儿还大倍余。

    吃完饭后,万年漕渠筹委会的几人需回城,独孤心慈本想亦跟着回去,但被温钰员外郎强留。

    独孤心慈让左慈回去后给摘星楼或大唐会所带个口信,就说在广运潭弄了个酒肆,让他们派人来整理一下。

    温钰又拉着独孤心慈带着一众工部的人,顺一条浐河故道穿晴川,勘察灞河截流后的分水沟渠。

    “这儿怎地叫晴川?那这儿是否就叫汉阳?”独孤心慈吐槽。

    “当然叫汉阳,灞阳词不雅”温钰奇道,这河之阳大多叫汉阳,有什么奇怪的?

    这是温钰的专业,独孤心慈无语,勉强跟了一段路途,温钰很是认真,拿着结绳和竹竿,一路和水部的属吏记录着详细数据,故道的宽深均一丝不苟。

    “汝等劳苦功高,不若某去为汝等准备盛宴来犒劳一下?”

    独孤心慈见到华师故居后就再也走不动了,嚷着要去准备晚餐,温钰无法,亦见其确实跟着没多大用处,就嫌弃的让其去了。

    华师首徒大唐书院教授,帝国大术师华清秋在其小院屋廊暖阳下看着华师留下的笔记。

    独孤心慈近前把分给佛门和道家各一亩地的事说了一下,华清秋自是不在意,只是问道,需怎地扩建一下这个院舍,不然华师大学堂开学别说没学生,有了学生亦无处安置。

    说着说着,金无影也窜了出来,嚷嚷实验室太小需扩建,今岁他亦要大收门徒。

    独孤心慈头疼,让金无影的一个学徒去辋川又一村把仲孙无异叫来,想想让其去把仲孙家的人亦多叫几个来。

    “某先把这个晴川的大致地形摸索清楚,然后看怎地规划一下”独孤心慈头疼,这个活可不是几个时辰能弄好的,上元日前怕真的要耗在这儿了,明日就正月十二了。

    独孤心慈刚笑完温钰如何劳苦功高,现在轮到他抱着纸笔,让大熊和阿狗扛着竹竿结绳到处乱窜。

    整个晴川除了沿广运潭百来步外均是华师大学堂所有,独孤心慈跑到浐灞汇合处的山冈最高处即可俯观整个晴川,东西最宽处约有四五里,这个山岗乃是最尖角处,南北约有十来里,沿灞河和浐河的两边居然还高些,中间有洼地,亦有土岗乱石堆。

    总之平坦处不多,当然这均不是重点,要在此建院修学堂得要有路,而这少有人迹前来,不过独孤心慈仔细寻找还是发现一条小路,但亦是通向山冈断崖处的断头路。

    上岗断崖不高也不低,十来丈的样子,下面是浐灞汇合处,水流颇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