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吹箫引凤不曾还

    第一百八十一章 吹箫引凤不曾还 (第3/3页)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萧家小妹萧箫亦是笑着吟诵。

    “不过只是可惜,彼罗敷乃邯郸人,今日明府真是愚,汝还真是说实话啊?”纳兰妃雅亦是嘲笑。

    “不过说不定,彼罗敷亦是讹传呢?”独孤心慈不服争辩。

    “不论如何讹传,罗敷亦不会从千里之外的邯郸到渭水来”纳兰妃雅继续嘲弄。

    “这回纳兰女帝可说错了,华山脚下亦有罗敷的传说,传闻其正是华山西北十余里的大敷峪,其父姓秦,邯郸罗敷中其夫叫王仁,华山罗敷后嫁与王可,邯郸罗敷后夫死跳崖,可巧了崖下的潭水亦叫黑龙潭,华山罗敷的夫君王可可是猎户,后坠崖身亡,罗敷趴在岩畔,思念夫君,不吃不喝,每日流泪不止。时间长了,泪水充成为一条溪流,至今还潺潺不停地从峪中流出。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勤劳、多情聪明的姑娘,就把这条河叫罗敷河,把她的村庄叫罗敷村。后逐渐简化为大敷峪,敷河,敷村”独孤心慈信口胡诌。

    “汝信口雌黄的本事越来越大了”纳兰女帝称赞自己的情郎。

    “是啊,远东侯说话的本领某等亦拜服,西游记某曾看了三遍”萧家小妹亦是赞扬。

    “不过远东侯的故事亦是有点根据,大敷峪是有关于夫死妇投潭的故事传播,不过是不是此妇是否名罗敷则未可知?”萧默也笑。

    “不过无论邯郸罗敷还是华山罗敷,其最后的结局均颇为凄美,远东侯怎地不编撰一圆满结局的说话?”萧箫不满,纳兰妃雅点赞。

    “这就是悲剧的力量,历来人众皆同情弱者,悲剧故事往往比喜剧故事皆传播久远,比如华山上有个沉香救母的故事,汝等可知?”独孤心慈为之解释道。

    众人摇头,独孤心慈得意洋洋讲述:“汉士子刘玺,字彦昌进京赶考,路过华山神庙,题诗庙中,戏弄庙神华岳三圣母,三圣母怒欲杀之,得太白金星之告,谓其与刘有三宿姻缘之份。三圣母遂与刘结为夫妻。三宿后,刘以沉香一块赠别,嘱他日生子,以此为名。三圣母既孕,其兄二郎神察之,怒提华山,压三圣母于山下穴中。三圣母于穴中产子,乃名沉香;又遣夜叉送与其父。沉香成人后,寻母华山,遇仙姑授以仙法,又窃得萱花神斧,与其舅二郎神大战于华山。”

    “后来呢?”纳兰妃雅与萧箫见其住口不要急忙问道。

    “自然是救出了,母子两人相拥而泣,从此母慈子孝,幸福安康”独孤心慈撇嘴笑道。

    “那太好了”萧箫雀跃。

    “可汝久居华山居然未听闻此故事,可就此故事并未传扬开来”独孤心慈又笑道。

    “不是汝编撰的?”纳兰妃雅狐疑。

    “怎地是某编撰的呢?某说的华山罗敷的故事在华阴县志里有记载,沉香救母的故事则在东方朔的奇异经有载”独孤心慈不慌不忙的说出出处。

    萧箫转首看其大兄,她向来佩服自己大兄的博学。

    “某虽言称曾遍诸子百家经典,但还未读过诸如县志和志异之类的书籍”萧默很惭愧亦很佩服“独孤探花名不虚传啊”

    “哪里哪里?某真的是很懒的,让某读什么论语大学的,某会很快就悍然入梦,去与周公讨论易经的卦方,读华阴县志是为了了解华阴境内漕渠的历年水文,至于东方朔,那可是一代神术士,华师亦是佩服,某遂对其著述有点了解”独孤心慈说着实话,除了纳兰妃雅,萧氏三兄妹皆以为其只是谦逊。

    “远东侯谦逊亦是无人能及”萧默继续称赞。

    “某可不知谦逊为何物?不过某可知吹箫引凤的萧家可有后人仍居住在华山,不知与萧郎君可有渊源?萧郎君手提碧玉箫,可能吹来凤曲?”

    “哈哈,远东侯果然学识广博,不错,某等家族亦自称为萧史后人,只是惭愧,来风曲散佚经年,某等只得历代口传之残曲,惭愧啊”萧默真的很惭愧。

    于是独孤心慈幽幽感叹“正所谓:新筑凤台居数年,知音一遇自闲闲。弄玉终随萧史去,吹箫引凤不曾还。”

    弄玉终随萧史去,吹箫引凤不曾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