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初闻常山事

    第003章:初闻常山事 (第3/3页)

也不容乐观,要不然韩馥在信中也不会一再强调,让袁朗不必回邺城,直接在中途转去常山郡上任,就连上任文书以及用章都让信使给袁朗带来了,看来韩馥也是捉急上火,实在找不到办法了。

    合上信笺,袁朗急忙给韩馥写了回信,内容大体上是知晓常山郡事,立即上任云云。

    随后袁朗将回信交托给信使送回复命,而后紧急招来黄巾军的将领,包括冀州军本部领导层,一同交代要提前上路赶往常山郡的意思。

    因为是韩馥直接下达的最高指示,所以大家伙并没有异议,只是这随行的人员确定,大家各抒己见,都说了自己的意思。

    “我看人不必多,带几个随行的将士即可,另外黑帅,你也跟我一齐先走,白帅则留下来带着本部人马,跟着大部队继续前行,最后再转去常山郡汇合!至于留守在邺城的兵马,交代黄龙、白波、眭固他们,一切听韩州牧大人的指示!”

    这是袁朗最后的决定,虽然分工明细,但是张白骑首先表示了反对,只听久不开口的张白骑反驳道:“常山郡此时正处在多事之秋,州牧大人信上说的得很明白,常山郡如今盗匪横行、乡里之间斗殴不断,如果咱们不多带点军士前去镇压,恐有蚍蜉撼树之憾!”

    张白骑的分析说的得很在理,这是一个靠武力说话的年代,章同叛逃出常山郡的时候,已经带走了大批的军士,如今留给袁朗的,只不过是一个烂摊子,无组织无政府的一个乱地方。

    可是袁朗自有他的想法,他说不带太多的人先去自有他的说辞,只听他分析道:“为官者,如果靠的是武力慑服百姓,那么这样的官,只能算的是一个让朝廷满意的官,谈不上是为民做主,为民请命的父母官。古亦有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们当官的为的是为民服务,而不是去让他们怕你,让他们惧你。总之一条,得民心者得天下,安一方百姓之心的官,才算的上是好官!”

    袁朗的话是石破天惊的,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为民服务一类的说法,按理说百姓的命千百年来都被视如草芥,曾几何时被这么赋予过如此高的地位。

    袁朗心意已决,黄巾军都是他的下属,只能话已带到仁至义尽,而冀州军本部的潘凤、刘子惠、关纯等人,则他们毕竟都是外人,自然不便插嘴黄巾军内部的事情。

    就这样,袁朗脱离大部队,率先赶赴常山郡的事情就定了下来,而高层只带了副将张燕,至于随行人员,张燕此时已经下去挑选去了,想必在傍晚上路前,能最终将人员名单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