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第2/3页)

实就是为了自己的私利,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普通的老百姓。

    很多这样的团体都是利用教会来传播反抗朝廷思想的,传播的对象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但若是这些思想进入了校园,由教书的西席先生传给几岁的孩童,那么,造成的危害就更大了,因为孩童时期正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给孩子们灌输反抗朝廷的思想,如此,这个孩子的一生可能都要活在仇视朝廷的世界里,一旦有机会就会做出反抗朝廷的事情。

    后世发生的很多反抗朝廷的运动,都是由于从小接受的不恰当教育造成的,比如天朝的某个小地方,一直在闹腾,闹的还挺凶的,之所以会造成这样的情况,主要就是因为这个地区脱离天朝太久了,那里的老百姓从小的接受到的教育,就是比较仇视天朝的教育,很多教科书都极尽可能的歪曲天朝,从而造成这些老百姓从小就仇视天朝,进而在内心充满了仇恨和不满,一旦遇到一丁点的小事儿就会起来反抗朝廷。

    古代朝廷最怕的就是心怀叵测的教会,想当初大汉朝的黄巾起义,把整个帝国都差点给掀翻了,虽然最终并没有获得成功,但给朝廷造成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若不是朝廷放开了地方权力,让大地主阶级自己募兵抵挡黄巾军,估计大汉王朝早就提前灭亡了。

    最终大汉朝虽然暂时保住了,但各地的诸侯却通过剿灭黄巾起义而尾大不掉,进而让大汉王朝持续了没多少年就寿终正寝了。

    后面的红巾军起义更是直接缔造了大明王朝,算是最成功的一次起义了,至于各个王朝统治时期所发生的各种小的起义,那更是数之不尽,而绝大多数的起义都是由教会和善于鼓动人心的家伙挑起的,所以,很多朝代对突然冒出的教会是非常警惕的,生怕这些教会在天下间传播反抗朝廷的思想,如此,是很有可能会颠覆一个王朝的。

    正因为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朝廷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学堂所学习的所有知识,是绝对不能存在反抗朝廷内容的,一丝一毫都不能有,大明王朝的时候,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就因为存在了反抗朝廷的精神,所以,整个人都被下了大狱了,最后只好把后面的内容给改了,让梁山好汉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可以说这个内容是整个作品的败笔,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若是不进行这方面的修改,施耐庵先生怕是要被砍头了,所以,他也是很无奈的。

    人生在这天地之间,是不可能随心所欲的,不论什么人都做不到这一点,就连皇帝都要被限制,何况一个读书的文人,想要写没有问题,但绝对不能随心所欲的写,所写的内容不论如何是不能危害朝廷利益的,若是危害了朝廷的利益,那就要受到朝廷的惩处了,所以,施耐庵老先生也是无奈啊!他也知道让梁山好汉接受朝廷的招安是整部作品的败笔,但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小命,他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与作品相比,还是自己的小命更重要一些。

    后面的罗贯中也学乖了,在描写三国的时候,把黄巾军描写的很坏,描写成打家劫舍的逆贼,而在三国势力之中,他极力褒扬刘备集团,通过这种方式来宣扬忠诚和正统思想,因为刘备集团是大汉王朝血统的延续,可以更好的代表大汉王朝,而曹操则属于叛逆,如此写法自然获得了大明朝廷的认可,所以,大明朝廷就没有找罗贯中的麻烦。

    大唐目前还没有出现反抗朝廷的利益集团,整个帝国正处在一种蒸蒸日上的氛围中,还看不出哪里有问题,但防微杜渐是必须的,若是等出了问题再去处置那就晚了。

    总之,朝廷对普及教育非常重视,既然要推行普及教育,就一定要让朝廷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行,而没有什么比对朝廷的忠心更重要的利益了,只要所有接受教育的老百姓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