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筹备祭祖季历奇遇 凡山子岐山授七策

    第九回筹备祭祖季历奇遇 凡山子岐山授七策 (第2/3页)

天下大部落的大一统,这算奇迹,因此后人称为炎黄子孙,炎黄子孙的民族大融合比华夏民族概念更大一些。不过后人都是引伸为民族团结大融合,一家人的意思。”仲雍解释说。

    “噢,原来如此,你研究的很透彻吗。既然是这样,黄农氏本人的后代也很难说清楚,你们看着办吧,其他是否还有会混调不清的,在寻找的过程中要注意的?”周王强调。

    “回陛下,微臣想,黄帝25子得12姓,而夏国是十二大部落组成,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大氏族组成,其中有些氏族不属夏后氏族和华族,要区别开来,不要有误,陛下。”太史风不骇说道。

    “所以在寻亲过程中,首先要搞清楚,不要闹出笑话,要搞清楚,待众爱卿退朝再单独商议吧。选贤任能之事准备的怎么样啦,进展如何?”周王问道。

    相宰马驰回道:“陛下,已经安排妥当,各项选拔项目都已定位,就连大力士、飞毛腿、特技的选拔,百姓逛庙会的娱乐节目等都安排进去了,就等举行比赛之日,赛场,道具等将再核查一次就好了。”

    “好,众爱卿,辛苦你们抓紧办吧。”周王说道。

    “退朝。”膳夫凸朗声宣叫。

    众臣拜叩朝谢。

    筹备期间,各人都在干自己要准备的事情,寻亲的,搭台的,唱戏的,射箭场,矫力场,各类赛场等都在进行最后一次的补遗和查收验收。

    眼看就要到祭祖和选贤任能大会,登山是选贤任能的一个项目,是选拔速度快,耐力强,形容一点来说,就是要选登山如走平地之人,脚力惊人,这个时代,此人可堪大用,所以特设此项活动,活动与选拔一举两得,所以三王子季历亲自安排登山之径的清理考察之事。闪舞

    师长季历一早带兵卒进山去验收登山场地,岐山东北有双峰,箭括岭最高,约高500丈,平时这里没人登此山,太高,偶尔有采药郎中上山采药。师长一行人中午时分到达半山腰,准备在此休息一会儿,然后继续登山,到达山顶时在吃干粮,大家都在休息,季历虽然很累,但还是忍不住的观赏眼前的美景,四处张望之中,向对面的山上望去,季历发现远远望去好像对面的半山腰上有茅屋,季历认真的仔细的盯着看,确定对面的山腰上有茅屋,岐山双峰,箭括岭边上这座山,与箭括岭齐高,如此高的山向来无人居住,此山腰有茅屋,难道是在此隐居者!季历想来想去,肯定可能性很大,决定改日去探个究竟。隐士的居处向来如此,小隐隐于市居,大隐于泊野,贤士隐于山林,如果没有判断错误的话,看来好象是圣贤之人在此隐居。

    数日后,季历一人,素装简行,独自一人来到岐山双峰岭的山脚下,沿山脚看了看,发现一处有脚印,已成通幽小道,季历顺着小道上去,到半山腰处发现那个茅屋,茅屋不大,在山腰处一平地处,茅屋前还有一小水池,山上泉水流经此池。季历上前推门大声问道:“有人吗?”

    无人回话,季历正在四处张望之中,一老人家从山林里走出来问:“小伙子,你怎么上山来了。”

    季历答道:“老人家,晚辈有礼了。”

    “不客气,小伙子是来登山的吗?”老人问道。

    季历不知回答什么才为合适,只好随机答道:“是,老人家,我来登山。”

    “好,既然来登山,老朽就陪你登到山峰如何?”老人热情的说道。

    “谢老人家。”季历施礼说道。

    “不用谢,反正老朽每天都要登到山顶的。” 说着两人向山上走去,一边走,一边说话。

    “老人家每天都要登到山顶?”

    “是阿。”

    “请问老人家,你干嘛每天都去山顶?”

    “便于登峰看远,看天下,可看尽天下阿。”

    “老人家你看到了吗”

    “看到了。”

    “请问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天之下。”

    “天之下有什么?”

    “有人。”

    “有人?人到处都有?干嘛还费劲爬到山巅之峰登高看?”

    “你看到的是眼前的人,眼前的风景,你能看到天下人吗?”

    “不能。”

    “所以要登高望远,看四方,看得清楚,登得高看得远。”

    “老人家你还看到了什么呢?”

    “还是天下。”

    “你每天在此看天下,吃什么呢?”

    “靠山吃山,山珍野味,吃之不尽,长寿延年。”

    “看天下之后,其他时间干什么?”

    “悟道,修道。”

    “何为道?”

    “万物皆有道,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万物皆有其生长的道理,道通理。”

    “何谓理?”

    “梳理,理顺,理由。”

    “老人家在梳理什么呢?”

    “万物。”

    “万物之中最难理的是什么道?”

    “天道,天道难为。”

    “何谓天?”

    “一大人。”

    “何为大人?”

    “王者为大。”

    “王道就是天道了?”

    “王道不是天道,天道才是天道。”

    “什么是天道呢?”

    “天道即人道。人即道,谓人道,天下人,谓天道, 乃天下人之大道。”

    “天道如何理顺呢?”

    “理天道有七策?”

    “请老人家赐教,七策为何?”

    老人家望了望季历,没有说话。

    季历见老人家没有再说下去,愣了一会,脑子里闪出一念头,念头刚闪过,季历已跪在老人的面前,说:“请老人家收我季历为徒。”说完叩三个响头。

    老人家笑了笑说:“孩子起来吧。你头都磕了,老朽就收你为关门弟子吧,老朽叫凡山子,已有两个徒弟,一个叫雍医子,一个叫龙湖子。你算是第三个徒弟吧,虽然你算是老朽的徒弟,可惜老朽只受你几句话,你听好了,理天道需七策。”

    “请师傅赐教。”季历施礼说道。

    “以人为道,以德爱道,以仁载道,以义取道,以武定道,以养兴道,以法治道,以学传道”。凡山子说道。

    “请师傅详解。”季历追问道。

    “若要成大道,天下太平,长治久安,天道七策,缺一不可,顺序不可颠倒,以武定道居中,以武定道之前需修三道,以武定道之后还要修三道,天下方可太平。你慢慢回去参悟吧。”凡山子强调。

    “师傅,你看在下能成大道吗?”季历问道。

    “为师悟道之人只信道,不知鬼神,更不知面相。你的未来老朽看不出来。不过老朽送你三句真经,三句话是:‘表面上的风花雪月,侉侉的亭台楼阁,不如百姓心里的喜悦’。”凡山子说道。

    “徒儿铭记不忘,谢师傅的教诲。”季历说道。

    “你遇到为师的另外的两个徒弟,只要提到我的名字,他们就知道你是他们的师弟,因为你是第三个知道为师的名号的人,天下无人知晓凡山子。你把为师刚才与你说的话重说一遍听听。”凡山子说道。

    “以人为道,以德爱道,以仁载道,以义取道,以武定道,以养兴道,以法治道,以学传道”。“表面上的风花雪月,侉侉的亭台楼阁,不如百姓心里的喜悦”。季历重复说了一遍。

    “还有呢?”凡山子问道。

    季历想了想,不知所指的是那一句,霍然想起道:“若要成大道,天下太平,长治久安,天道七策,缺一不可,顺序不可颠倒,以武定道居中,以武定道之前需修三道,以武定道之后还要再修三道”。

    凡山子笑道:“好,为师再问你,何为天?”

    “民为天。”季历答道。

    凡山子大笑道:“不愧为王子也,天下之幸也。”

    “师傅怎么知道徒儿的身份?”季历惊讶的问。

    凡山子笑而不答,说道:“到山顶了,你在看一看远处,看到了什么?”

    季历眺望远处,环侃四周说道:“徒儿看到的还是风景,群山叠韵,美不胜收。”

    “你看到的是眼前的风景。”凡山子说道。

    “师傅,那你现在看到了什么?”季历问道。

    “为师看到东方大商在历兵牧马,整顿战车兵器。南边长江之水滚滚东去,注入大海,高大的南蛮之民在安居乐业,西边的羌戎,相互掠夺。北方的游牧之民在侵略商地。”凡山子慢慢的说道。

    季历小声嘀咕道:“师父是在想天下,不是在看天下,想即思考,不是看天下!是在思考天下。”

    “徒儿你可下山了,回去慢慢参悟吧。”凡山子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