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语仲破阵周军大败战场原则道义尽失

    第十八回语仲破阵周军大败战场原则道义尽失 (第3/3页)

虏了五千。等于损失一半兵力,还有粮草辎重。季历觉得这样打下去不是个办法,战线可能会很长,时间可能会很久,还是改变战法,改变战术。

    语仲觉得如果不按照兵家道义来打的话,可能后面的牺牲者更多,尽管战争最终会胜利,但付出的代价很惨重,从现在的程方之军的军事水平来看,不是轻而易举的就能平定的,一年算是快的。

    “那就用特殊的战法,兵家不讲理,只讲胜败。”季历明确指出。

    语仲良久回道:“好,只讲结果,从现在起,确保我方节节胜利,敌方节节败退。”

    季历要玩命,语仲答应要玩命。

    可是一个种族是很难灭亡的。

    不是纯粹灭掉一个种族,而是用武力平定这个种族,让这个种族臣服。季历要这么做,语仲只能这么做。这么做才能体现他们的价值,这就是他们的价值取向。

    语仲告别季历,回到军营后,开始思量新的战法,确保万无一失。如果要节节胜利的话,就不能按照战场六原则来遵循战场上道义规则。那些所谓不追败退的敌人一百步,不追主动撤退的敌人过百里,不追击已丧失战斗力的敌人十步,等待敌人布好阵再发动攻击,这些兵家潜规则就不讲了,这些都是对方致命的弱点,要胜利,就要攻打敌人的弱点。

    好,就抓住敌人这些潜在的弱点狠击,兵不厌诈,确保胜利,天下人为胜利者而欢呼,不会考虑过程,即使败者有理,也没有地方讲理去。败者自败开始,就永远失去真理的空间,至于后人评说,那是以后的事情,后世的人怎能准确的判断当时的事态和社会的当时状况,都是些推理判断,对君王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无根无据,大概猜猜,揣摩王心,说说而已,就是当今社会,又有几个人知道君王在想什么,又有谁知道君王真正的想法,君王的想法,世界上无人猜到,即使你猜到某一项,某一时的想法,也猜不到君王每个时期的想法。所以后人怎么理解当时发生的事件,因站的角度和高度不同,故看法不一,说法不一,都可以理解。何况王者为君当政,也不能顾及后人的看法而影响现在的事情发展。语仲不怕别人的看法,兵家不讲理,天下人皆知。枪杆子出真理。季历也不怕后人评说,因为后人不知道他的想法,不知道他现在所处的时代和所处的环境,以及所处的社会发生的事件,他只能以他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及道德准则与行为法规来处理这个时代的矛盾。至于后世社会变了,社会进步了,而后世之人用进化了一千年后的社会观点来评述一千年前的社会事件,这已不是代沟,也不是鸿沟,而是具有海洋般宽的隔阂。季历的想法有道理,他作为当事者,作为君王,他要这样干,为臣只能这么干,没有选择。或许季历是对的,从他的角度出发。

    既然要不择战法,唯胜为果,军师语仲决定围攻程方程蚺部队,语仲调梁山一万兵力从北边抄程蚺大军的东北后方,调骊山一万兵力从东南攻击程蚺大军的东南后方,调武功一万之兵攻程蚺大军的西南侧,自己带两万大军,兵分两路,一万留守正面,待攻,另派一万精锐部队,从西北侧攻击程蚺大军的西北侧,以四万大军的兵力从四个侧面攻击程蚺两万大军,以二比一的绝对优势兵力,于当天下午午饭后,四路大军按预定时间地点同时从四个方位发动总攻。

    程蚺一看岐周军来势,知道抵挡不住,但后路已被东北和东南的两支岐周兵堵住,没有退路,没有退路只好血拼,程蚺也只好兵分四路来抵抗四面来攻的周军。以一抵二,没有胜得把握,唯有玩命抵抗,那就玩命吧,程蚺大将军对众将军说道:“将士们,玩命的时候到了,你不杀敌人,敌人就会杀你,赶紧奋力拼杀,还有一线生机,杀敌十人,封千夫长,杀敌二十人,封为亚将,将士们冲出去,杀。”

    程蚺亲自带一支劲旅首当其冲,向岐周西北主力冲去,顿时,杀声四起,分不清敌我,双方混杀在一起,八路人马一直相互拼杀到黄昏,大家都拼杀得筋疲力尽,疲惫力竭,这时岐周鸣锣收兵,周兵退去,程蚺所部两万人马,已乘下无几,程蚺吩咐全体程兵集结,正在集结之中,岐周军师语仲亲自带一万人马杀来,把程蚺所乘下的将士团团围住。语仲大声叫道:“程蚺将军,我语仲前来和你大战三百回合,然后再商议你我何去何从。”

    程蚺大笑道:“乘人之危,偷鸡摸狗,是你语仲平生所学的看家本领,老夫佩服,将士们,放下武器,原地不动,举起双手,听从岐周军的吩咐,咱们输了,输了就输了,输了就要认,兵败乃兵家常事。”众将士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有一些人放下了兵器,绝大多数人未放下武器,大家情绪激愤,可大家已实在杀不动了,但手中的兵器还是没有抛下,程蚺将军大声喝道:“众将士,如果你们还把我当作你们的将帅,就立马放下兵器,这是本将军最后一次命令你们,放下武器。”程蚺又一次大声喝道。程蚺将军要保住乘下来的将士的生命,不做无谓的牺牲。一部分将士听到命令后放下手中的兵器,还有小部分人仍然没有放下兵器。

    语仲大声说道:“倒数五个数,不放下兵器者,就地斩决。五四三二一。”五个数数完,又有一部分人丢下手中的兵器,天底下还是真有倔强之士,他就不放下武器。语仲又说道:“再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倒数三个数,不放下兵器者,就地砍头。三二一。”那些倔强之士,就是没有放下手中的兵器,放下武器就是投降,他们不投降,坚决不投降。

    语仲大笑道:“世上真有不怕死的,好,你们是好汉,你们是爷们,你们临死不惧,你们面对砍头面不改色,你们是真英雄,本军师佩服你们。”语仲又大声说道:“最后一次没有放下武器的英雄们,你们可以回家了。放下武器的人充当俘虏。”

    程方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家看不懂这是什么状况。

    英雄们回家了,俘虏们被带走,程蚺也被带走,但很优待,和语仲并马前行,语仲问程蚺:“程将军,你对这次两万人全军覆灭有何感想?”

    “老夫现在虽然是败将,但不服你的战略,以多胜少,谁都会。但是老夫佩服你刚才放了我那些可以称得上正真的勇敢战士,老夫从心里佩服。那是一名将帅的英明决策,和具备战场道义的行为。”

    语仲对程蚺说:“你现在有三个选择,一是,我尊重你是位将才,不杀你,留你在军中效力。二是,把你送给程方伯爵来处置你的投降。三是,安置你在岐周之境,封地十亩,自食其力,养老至终。你是我的敌人,是我的对手,也是我的同行,我不想为难我的同行,我们效力的主人不同,各为其主而已,战争不是你的错,军人服从命令,这是天职。你自己选择。”

    程蚺笑道:“谢谢军师的美意,要是军师真的要成全老夫的话,老夫想选择第四条路,归隐山林,永不出山。”

    “老将军你可以走了。”语仲说道。

    程蚺望了望语仲,语仲微笑道:“老将军保重。”

    程蚺于马上抱拳施礼说道:“希望来世我们做朋友,不为敌,告辞。”程蚺策马而去。

    “希望我也有一天能平安的归隐山林,与世无争,忏悔我这沾满血腥的双手。”语仲望着远去的程蚺,心里闪过这个念头。

    败兮,胜兮,两军屠矣。胜兮,败兮,王者需矣。

    程方伯爵一听自己的两万大军全军覆灭,傻傻的愣在哪里,过了好一阵子,清醒过来,他没有去大骂程蚺,也没有怪任何人,两万大军一失,自己的大势已去了一半,四万之兵,现在还仅乘五千人,如何抗敌,在生死存亡的生死关头,程方伯爵毫不迟疑,毫不犹豫的命令第二次紧急征兵,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程地男子全部服兵役,作最后的奋战。为保家卫国,百姓们也纷纷应召参军,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募兵两万,在这紧急关头,也顾不上操兵演练,直接将新兵分到五千人的老兵之中。现在程方总共兵力两万五千人,新兵为主,战斗力已经失去。程方伯爵亲自上阵,亲自任统帅,以便鼓动将士奋战。程方伯爵现在希望岐周大兵迟来几天,他好做些充分准备,可事情没有他想得那么好,十天后,岐周七万大军已兵临程境,准备隔日一次性围攻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