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姬昌授命天师监军 说易解读无玄数象

    第二十二回姬昌授命天师监军 说易解读无玄数象 (第2/3页)

  “好,你不愿意,本公也不强你所难,你就继续当司工吧,你为本公打造几辆指南车和北斗柄,本公要用于军队。”岐周公不加勉强。

    “诺。”仲晰退回原位。

    姬昌接话说道:“刚才仲司工已经说得很明白,年和四时八节,春夏秋冬等都是仲司工的祖上大贤测定的,而《洛河图》的八卦中又有记载年与四季之卜辞,洛河图是大禹治理九州时,从洛河中爬出一个巨龟出来,大禹根据此龟画出洛河图出来,大禹是在尧帝之后,在舜帝之后,所以说明,大禹时期的四时八节,周年366天等数字的应运早就出来了,并且很成熟了。以此可以说明当时大禹应用了这些知识的原理来画洛河八卦图的,卜筮中的卜辞是应用了所测得的数据来推算的,是对数的应用,不是很神奇的天神安排的,八卦卜辞中所说的数是记载了这个事情,又因为尧帝派去测定这些数据的人刚巧是主管天地的天官重黎的后人羲和氏们,于是后代的天官们就说这个测定的所有成果都归到了八卦的身上,甚至说是八卦中本身就有的,其实非也,非也。八卦是引用了记载了这些天文历法和数的成果。”

    “卜筮辞是史官的一种记载方法,当年没有文字的记载,玄女结绳记事,结绳计数,伏羲就用二进制的符号来记事,记于龟背壳上,而形成龟背图,二进制的好处是简单,容易,排列无穷;八卦是指八个方位图形,表示八方,四面,到颛顼帝与重黎的年代,已经有了八进制的运算,到尧、舜、禹时代,有了十六进制的计算,到夏、商发明了十进制,十进制更方便运算。”

    “我们来看个究竟。在以前那个年代和我们商朝这个年代,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占卜一下凶吉,就连外出远行也要占卜一下。所以历史记载的所有事件都是卜辞,没有其他形势的记载,这也就形成了卜辞就是历史,卜辞就是载体,所以卜辞的重要性和唯一性,卜辞是什么呢?是文学,是象辞,是数之理。所以卜辞极具文采和修养,你的文采不好,说出的卜辞就很难听,粗话,狠话就连篇。”

    “故,要精通易理,八卦,卜筮的人,要学会象学,数学,文学,高水平的易经学家都是天象学家,数学家,大禹还是六帝之一。到我们商朝武乙年代为止的从前的易经八卦五行高人有,伏羲,祝融,重,黎,羲氏,和氏,大禹。伏羲是河马伏图于孟津,称《河图》,他是对二进制的应用,两短一长,排列组合,是对遂皇玄女结绳记事算术的应用及天干地支的运算,二进制的无限排列组合,加上天干十支,地支十二的组合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二进制的排列组合已经无法满足计数的需要,虽然简单容易,但太不方便,虽然优点是简单容易,并很有规律性,0、1、10、11、100、101、110、111、1000、1001、1010,无限的单一的排列组合,所表达的信息也比较简单,容易无限复制,但要在生活中应用也太长,耗时耗力。二进制进化成八进制,01234567,8进10,11,12。当时人们只知道最大数是8,来自八方之意。故称八卦。”

    “社会已经进化到八了,伏羲的二进制八卦就要转换成八进制的八卦。这个时期的祝融就主要发展八进制的八卦。八进制的八卦是在二进制的基础上演变换算的,他把宇宙的立体空间描述的更有形状,主要应用偶数,2、4、6、8四个数,八面,八方,围成天体图,近似圆体。六面相围为立体象型。四方,四面,两仪,两点一线的具体概述。把抽象思维变为有形的三维的具象图。这是一大进步。”

    “而到了尧帝时期数字已经发展成16进制,16进制就是把八进制放大一倍来计算。一斤16两,一两24铢,一斤为1624=384铢。这个数字在各领域中都采用此数,八卦也跟着采用十六进制,因为不采用此数不行,任何的行为都要用占卜来说事和记载,卜筮就要改为十六进制来适应当时的社会需要,卜辞便成为人们使用的记载和说事的表达方式方法,成为应用技术和工具。”

    “尧帝时期,尧帝为便于人们生产劳作,决定派人对星象四时进行准确的测定,就派羲和氏四子,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去测定太阳,月亮,东南西北,木金火土(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个星座的28星宿的运行规律,测得了准确的年、月、日、和四时、八节。”

    “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又是干天官的,把八卦的运行就改为十六进制的八卦,并加了五行星相的运算,十六进制本身运算就很大了,现在又加五行星相学,八卦本身含形象学,现在更具体了。(你是什么星座?),易经就变成“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加八卦的象数学。”

    “到了舜帝之后,舜帝派大禹治理九州,梳理九州水祸,大禹治水到洛河时,洛河爬出一巨型神龟,龟背上有纹理,大禹根据龟背上的纹理加以改进原有八卦图的要义,大禹采用了伏羲的二进制和八进制及五行星相而成为《洛河》九宫八卦龟背图。九象九宫,五象太极五行,并把伏羲原来八卦的顺生,改为逆生,这样一来顺、逆就成倍的可以再组合。”

    (九宫八卦答案是:戴9覆1,2、4为肩,3、7为腰,6、8为足。也是根据井田制而来,5为公田。)

    294

    753

    618

    294=15,357=15,618=15,258=15,654=15

    “易学要会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每个朝代的用的计算方法不一样,你不学易学,你就不会注意和学习易经里面要用到的数学,你就不会相互转换应用,易学是传承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随着数的变化,象的变化而变化,要用时代特征来表述时代的问题和事件与待卦的目的。不能不变,易学的宗旨就是易,易即变,变,即运行运转。”

    “数是如何变的呢?我们来看看八卦中对年的数是怎么算出来的,便知道八卦是怎么应用这些数术的。”

    “年,天卦乾卦六爻(yao)皆为阳,阳之数为9,阳之数为4,49=36,366次阳爻,=216。”

    “地卦坤六爻皆为阴,阴数为6,46=24,244=144”

    “天与地,天地运行,乾与坤之数之和,216144=360,天地间一年十二个月天数为360天为基数。”

    “闰月为5—6天之间,隔月为闰。”

    “可以肯定以上八卦之术的数字是采用了当时的历数来倒推计算出来的,也可以肯定四时八节,十二个月是测出来的,不是八卦卦出来的,先天八卦卜辞中记载了四时八节,年为366日,四季12月,是根据测定的方法,确定了金木水火土五个行星运行的位置和规律,然后八卦根据这些运行规律来推测相近相像的事物,称五行八卦。”

    “如何应用这些五行天象来推测和预测相应的,想象的事和物呢?就要用到五行的‘象学’,就要应用到‘数学和数理’,什么道理呢?为何会这样呢?为何不是那样呢?说出卜筮的卜辞来,叫数理。把数字应用到方位上来定位八卦,便于计算运行无数次的相同相近的事件来确定预测结果,如何描述卦象和卦数的含义的呢?”姬昌又说道:“这些问题,就是一个卜筮者的秘密和看家本领,在此我就不能在此透露了。要知道具体的,除非你是道中之人,私聊。

    姬昌讲到这里,不知如何收场,再往下讲,就揭开底牌了。

    姬昌还要发言,难得的机会,前面讲这么多就是要证明他本人担任祭天卜筮(sh)是有资格的,不是乱来的,你们不要向殷商的天官们整天想着如何凌驾于天子之上,自己成了真上帝,在我岐周是不行的,行不通的,我姬昌是易学的专家学者,就靠真本事你也无法超过我,我具备的条件,你们差远了,对天的感应系数我比你要大多了。我姬昌有384篇卜辞来对付天下人,你们有多少?就靠一曲走天涯,整天手里拿着蓍(shi)草,嘴里念叨哼唱着就连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装模作样。当然仲司工除外,重黎的后代,还是有两下的。我姬昌的目标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到达另一个高峰。再露两手让他们看看实际的,身边的大事例。

    姬昌说:“我刚才所说的话主要告诉大家一些关于卜筮的一些小故事,高深的如祭天之人要具备宇宙学,天文象学,数学,理学,奇门感应系数学,统计学,概率学,概算学等等,尤其是天地感应数,这是奇门第六感应,属于超常人,奇人。我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奇门感应,奇门遁甲,其实就是奇怪的现象学的采集和归纳推理总结,如不正常的自然灾害,如六月天下大雪,六月飞雪必有冤魂。以及诸如此类的天文地理水经学的综合学科。)

    “大家还有没有想了解关于天官的问题,可以提出来问一问姬昌。”岐周公季历对群臣说道。

    “请问大王子,传说中太阳有污点,太阳中是否真的有污点?”畋正嫄毋问。

    “太阳中有黑点,不是污点。太阳神赤金乌,为何叫赤金乌,赤金是太阳,乌指太阳里面的乌点,乌即黑。太阳里面有黑点,这是真的,早就被居住在东方的先人赤金氏发现了,并以此为姓,以表功绩。在夏朝,赤金乌的后人与后羿打仗,后羿把赤金乌的九个太阳部族赶到南方去了,把九个部族灭了八个,还有一个太阳部族,所以后人称后羿谢日。当然不是真的射太阳,是打败了太阳神部族赤金乌的后人。”姬昌介绍说。

    “炎帝不是说是太阳神,所以叫炎帝吗?”畋正又问。

    “炎帝是土神,不是太阳神,因为炎帝到南方炎热的地带做了神农氏的首领,大家便叫他炎帝。南方属火,便说炎帝属火,其实炎帝属土。”姬昌说道。

    又有一人站出,是牧正金沙,牧正问:“大王子,微臣一直想知道曜是怎么来得?”

    “牧正,曜,日月星等都称为曜,一个周期为七天,用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的名字排列,用什么星来表示日期,就叫什么曜日,星期日,就是日曜日,星期一,就叫月曜日,星期二就叫火曜日,星期三就叫水曜日,星期四就叫木曜日,星期五就叫金曜日,星期六就叫土曜日。”姬昌解释道。这就是星期几的由来,国外叫礼拜几,取自礼拜的日子。

    “如何要这么排呢?顺序有讲究吗?”牧正又问。

    “有讲究,不可颠倒顺序,曜日是按照阴、阳、五行来排列的。日为阳,月为阴。火、水、木、金、土是五颗行星,五行讲究相生相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