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归妹以娣东夷反叛

    第三十六回 归妹以娣东夷反叛 (第2/3页)

天养,关键是姒妃要。姬昌说:“不能再生了,老骨头硬了。”

    “不行,再生一个姬载,十全十美。”姒妃坚持说。

    姒妃虽然是归妹以娣,但她实现了现实版的真王后,事实王后的地位。那些名头上的,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姬昌老头都是她的人,她一人生了十个王子,她们十三王妃才生九位王子,以后这太王后之名到底是谁的?还不知道了,叫她太姒的可能性太大了。姒妃确实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这难不倒她。

    周侯忙于生子,喜事连连,当然征伐之事也就搁置一下了,江山不改,绿水长流,美人难得,美人易老,老了就成老婆了。江山依旧在。

    十余年来,周侯后宫总会小火,姬昌都会及时扑灭,老女人,也是女人,也是自己的老婆,孩子们的妈,何况有几位王妃当时也不过四十多岁,闹事当然免不了,姬昌被姒妃一个人霸着,谁受得了。

    不过还是姬昌有办法,在姒妃生下第二个孩子姬发之后,想了很久,终有了妙计,要搞定这么多女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要脱身,抽出小许时间陪培她们,她们要求不高,情理之中,如何脱身呢?这也不难,每个王妃都要过生日,每个王子公主都要过生日,每个王妃的娘家都有大事,比如要到王妃之娘家慰问看望,访问洽谈,这些最基本的事情,你姒妃不会反对和阻止吧。还有这些王子家有孩子出生,总要过去看看吧,对几个闹得凶的王妃,实在不行就让她到前宫办事地方去找自己,也行,无大碍。就这样,姬昌维持后宫秩序十余年,辗转于王妃之中,没出大事。

    人一生中,不幸的事情总会有的,周侯姬昌每天起来,总要算上一卦,不知是姬昌的八卦算命是失灵了,还是他本身就算不到,这一天,姬昌的十三王妃乔妃的四十三岁的生日,而姒妃一时说身体不舒服,一时说想这样那样,以各种理由就是不让姬昌前去乔妃宫,乔妃一直从早等到深夜,也不见姬昌人影,乔妃一伤心,一气之下,一时想不开,投井自杀。出大事了,出人命了,为见不到姬昌自寻短见了,乔妃是桥国公主,桥侯怎会放过姬昌?姬昌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大量礼品物资前去桥国赔礼谢罪,桥国是岐周的归附国,桥侯见姬昌前来赔罪,人已经死了,不能复生,也无他法,只好认倒霉,小女命该如此吧,以后再说。

    后葬乔妃,此事占时算过去了。以后桥国会不会与姬昌算帐,不是不可能,是时机未到。

    自此,姒妃再也不敢阻拦姬昌为王妃们过生日,姒妃也收敛了很多。

    后宫之事,让姬昌忙的够呛,这个姒妃虽然年轻漂亮,风情万种,可也太缠人了,要给平时,姬昌早摆谱了,可她是大商天子的人,现在周国需要她的保护,一个姒妃抵一个军队,再忙也值得,何况自己还享受,为了周国的安定发展,为了自己的温柔乡,继续忙吧。

    这一忙活,商周之战,二十年过去了,周国现在怎样?大商现在又怎样?

    周国安定发展二十多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看一看,周国现在强大了许多,也可说在西部算老大,国富一方,如果说周国雄起到什么程度,也不见得。姬昌九条软侵略攻略方案,尚未见效。这让周侯开始日夜难眠,还有十年,自己在句吴兄弟面前夸下海口,要联合剪商,十年中,自己的攻略方案是否会见效,真是无法预料。最起码要强国富民,这一点是基础,打仗没有这一点作保障,剪商,那就是一句空话。

    可大商一点垮台的迹象也没有,而且在比干的极力的推行下,减负富民,富民兴安,减轻徭役,大力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强兵国富,强势安邦,大商国力不减,反增。二十多年来,除句吴外侵之外,基本没有战事,东夷也不过小打小闹,忽略不计。天下也无大灾大难,风调雨顺,一派hé ping安定的景象。周侯姬昌的经济侵略,削弱大商国力计划看来一时两时实现不了。

    那就再等几年再说吧,看有没有时机可乘。

    机会终于来了。只要天下不太平,天下一乱,机会就来了,机会就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