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回 伐录而返召公复征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八十回 伐录而返召公复征 (第1/3页)

    成王八年,一月,成王决定第一次亲征,什么样的事态级别,能够让当今王上亲自出马?

    原来是东南大别山北麓淮河中上游的皋陶偃姓六国攻打王家备用之地番地和封国蒋国,番,顾名思义,王家自留地,待封番国用地,而皋陶六国,指以录国(今六安),英国,蓼国,寿国为主力代表反周的方国,他们为何要反周?

    说白了,就是周武王代商成为天下霸主之后,封其姬姓家族人员割据一番,意在占领他国领土的同时,联合捍卫王朝天下,称之为为篱为翰。可是,本是他人方国土地,现在你就一句话,就把人家土地给分了,有能力的方国能不反抗吗?当然就要反抗,皋陶六国就是其中之一,皋陶后裔,就淮河这个地域,就有六个封邑,其他不算,兄弟多,怕过谁?现在周武王将(今固始)蓼国(并非群舒之寥舒)北部的一部分土地(今淮滨)封给周公旦的三子伯龄,成立蒋国,不但如此,按照周朝王制,蓼国仅仅受封子爵,作为子爵,享地五十方里,超出部分,作为周王朝番地备用之地。蓼国本身很大,远超过规定面积,按理面积再大,也是蓼方祖传之地,但是,周人称霸,说什么就什么,霸王原则不可改变,现在将蓼国瓜分,蓼国当然不干,蓼国不服决定,联合皋陶偃姓六国君主合议,商讨何去何从,偃录是老大,也是受封子爵,青铜器铭文中称其为录子,录子于录国都城皋城(今六安),召集偃蓼,偃英,偃寿,偃安,偃丰共计六国,举行六国峰会,商讨对周政策。

    经过激烈商讨两天之后,偃姓六国,决定反周,决定先夺回番地即偃蓼之子偃龙属地(今阜南会龙、龙王一带),然后部署计划攻打蒋国,蔡国,聃国,三姬之国。聃国之北是沈国,沈国人也是痛恨周人,瓜分沈人领地,因为沈国备受聃国欺凌,聃国,也叫冉国,是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封国,周武王的同胞弟弟,周成王小叔之国,看来这次沈国也要遭殃了。

    录国统筹六国联军,偃蓼为大将,偃龙为前锋,以六万大军,压倒性的强攻番地,十天时间,偃龙夺回本是他的龙舒之地。

    周王朝的番地尽失,朝廷得报,成王决定亲征六国叛乱。

    东南隶属洛邑管辖,应该周公旦出师平定,何况蒋国是周公旦三子封国,可成王担心周公旦乘乱乱来,夺回番地之后归属蒋国,还是决定亲征淮夷录国。

    录国具体位置地处大别山淮河段的霍山东麓,淮河东西两岸。录国之南,有群舒七国,巢国,蓼、英两国之北就是蒋国,息国,蔡国,聃国,沈国,东边是虎方。

    成王率六军浩浩荡荡向大别山方向挺进,当大军到达南唐唐河的时候,成王觉得浑身不舒服,之后,手脚开始痉挛,气闭,昏倒。荣伯传随军御医前来就诊抢救,御医急救人中,扎针多处,过了半刻之后,成王苏醒,御医进行用药,御医建议说:“陛下,还是在此扎营养病,防止旧病复发。”

    成王一听,面色难看,担心真的旧病复发。看来成王的心里素质还是很差的。再走几十里,就是淮河上游,沿着淮河北上,就到蒋国了。这也可以理解成王,做了七年傀儡王上,提面授命,整天害怕,哪天摄政者一不高兴,或者一高兴,小命有可能不保,能不恐惧吗,可以说,成王在恐惧中度过他的少年时期,以是形成“恐惧症”的毛病。这个疾病的人,大多失眠惊慌,心脏疾病和大脑毛病频发,可以肯定,成王绝对都有这些毛病。根据成王病情来看,有点像心脏病高血压症状,青铜器铭文中具体记载:“圣摣厥(zha,jue),”摣厥,可以理解为手脚痉挛,气闭,昏倒。你说吓人吧,具体什么病,我不是医生,御医所说,今人也是搞不明白这是说的什么病。

    既然病情这么严重,荣伯建议说:“于其在此扎营养病,还不如回师京城,待病愈之后,二次出兵,或者下令周公前去平定淮夷之乱,这是他的责任范围。”

    右御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