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回 辨官识人官僚暴露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九十四回 辨官识人官僚暴露 (第1/3页)

    话说康王昨晚赏月品茶,到很晚,第二天早晨,依然坚持早起,复召司徒蒲柳来见。

    蒲柳是位美男子,号称蒲柳之姿,这也说明他舞蹈跳得好,也在说他是个注重六仪之人,宾客之容,朝廷之容,车马之容,那肯定不用说了,一级棒。

    根据天子对礼乐的重视,以容比礼之法,蒲柳就是礼的旗杆和表率,礼的形象代言人。再加上蒲柳对节的把握,尺度刚好。这两样对于周王朝一个十分注重礼乐的王朝,蒲柳就是一个难得的示范教育。也说明蒲柳是通过严格的礼乐教育出来的人才,学而优则士,达者为师,康王让司徒管教育是有道理的。

    不要怀疑因为长得帅气,就可当官,不然,懂礼乐之人,都是最少是大学毕业以上水平,是宗教礼仪哲学家,称得上家的人,又到基层地级市当过一把手,当过大夫,这可就不一样了,有理论,有实践,有思想。否则,以貌取人,那也是个笑话而已,没有真才实学,凭帅气吃饭的男人,不要说男人看不上男人,就连女人玩两天也厌。

    “蒲柳之姿,你这是在教朕礼仪吗?”康王问。康王昨晚开心,今天心情舒畅,和司徒蒲柳开了个玩笑。

    “微臣缺的是王的王风,臣再学陛下的风度也没有王的风范和潇洒的君子之风。”蒲柳谦虚而豪气,又一针见血的实话实说。蒲柳也是高人,回答的很巧妙,很事实,一个没有做过王位的人,怎会有王风,还把年轻的王上扑的很高兴。

    “朕问你,你的教育计划如何,重点倾向于那个方向?”康王问。

    “以武相国,这是千古不变的原则,以农为根,这是民生,永远不变的主题,民生解决了,才有学习和其他教育。所以,臣认为,武学,兵学,农学是主要的三大主题教育。其他为辅助教育,象现在是hé ping盛世,可以考虑加速发展教育,在兵与农的基础上平行发展其他教育。”蒲柳回道。

    “你这是说在hé ping之际,更要发展兵武,只有hé ping经武,才能保持更持久的hé ping?”康王问。

    “是陛下,要想安定,就要更强大的法制保障,这是一个道理。只不过这hé ping年代所经武者,不再是人数,在精兵。以减持兵数来强兵,强兵在于提升兵种,兵器,兵学。这都来自于教育。”蒲柳说道。

    “有见地,你是个思想者,朕还有个问题不明白,为何兵、士、学都源自祖庙而射宫?何为出征反释于学?”康王要考一考蒲柳。

    “这是反过来说的,说明学校是经武的地方,司马辨官,为何不是司徒辨官,这就是射官表武,文者也要习武,表示文武双全,仍然为斌,斌中的最好的兵,为斌(ban),是金牌将士之意,所以每逢战事,都要到学府去找文武全才的金牌将士上战场。”蒲柳解释说。

    “难怪武王所有铭文中都称为斌(ban,不读bin)王,是来表示武王的文武双全之意。那你对兵种和兵器有何看法。”康王问。

    “这要来自两个方面的人为主要资源,一,实战中遇到的问题,而至今没有解决,现在要解决必须解决的问题的人。

    第二,孩子,只有十几岁和二十几岁的孩子,才有研究发明兵器的兴趣。

    而将领都是以晋升为主要目标和理想的人,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是没错,但也是军人政治化的一个弊端。

    老兵不能晋升而成老兵油子,也是没有了大的希望后形成的沮丧心态表现,所以,要想新的u qi问世,就得源于以上两个途径。”蒲柳回道。

    “你看问题确实很深透,这就是一个外行人看内行的效果。”康王赞许说。

    “你学礼乐,学过军事吗?”康王问。

    “祭与戎,在这个年代本是一个综合体,一个祭者,不研究兵法和兵理,不知道兵者是怎么想的,怎么祭祀?那不是要出差错了吗!所以一个优秀的礼乐之人,就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军仪是六仪之一,而六仪六艺都是礼乐的入门课,皮与毛。”蒲柳说道。

    “你很自信?”康王说。

    “臣除没有王风之外,就像臣的长相一样自信。”蒲柳调侃道。

    “你是个完美主义者?”康王说。

    “不,陛下,臣是个客观主义者。相信事实,一分为二。”蒲柳回道。

    “这是在做乡大夫养成的习惯?”康王问。

    “应当是,陛下。”蒲柳回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