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回 康王驾崩姬瑕继位

    第一百一十二回 康王驾崩姬瑕继位 (第2/3页)

噢,不要紧,父王自己心里清楚。孩子,这老要我喝水,这管用吗?半个时辰小便四次,这什么道理?”康王说。

    “一是利尿,二是身体体内燃烧,严重缺水,要及时补水,不然就燃烧脂肪和器官,伤害身体。”太子四妃说。这时药来了,太子四妃接过药说:“好了,药来了,赶紧吃药,半个时辰后见效,心跳减缓放慢,头脑就会清醒。”

    一个时辰过去了,病情只是好转,没有完全恢复。太子妃再次让康王服药。又一个时辰过去了,康王头脑完全清晰,头已经不痛了,康王笑着说:“自家有个医生真好。”

    太子妃微笑说道:“父王,儿臣还是建议由御医前来诊治,儿臣只是应急处理,稳定父王的病情而已,不能很好的长期治疗。”

    “父王已经满意了,赏太子妃玉瑗一对。”康王说。

    “谢父王。”太子四妃施礼道。

    “夜里还要吃药,每两个时辰(四个小时)服药一次。明天早朝只可在一个时辰以内,不可太长,要及时回后宫服药。”太子四妃关照道。

    “知道了,你们回吧,朕吃药的事,任何人不得外传。”康王提醒道。

    “是。”太子和太子妃应道。

    第二天早朝,路外大宫殿。群臣朝拜,“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康王运足劲,朗声说道。

    “今天朕只讲两个事情,第一件事情,朕宣布从即日起,朝廷大小事务由太子姬瑕接管处理,包括政务和军务等一切事务。第二,朕宣布,由太子姬瑕继位大位,登基大典,待日后举行。”康王简单直接的说。

    “补充一点,诏所有监国子回镐京,一月内到齐。”康王下诏道。

    “明天起,朕就不再早朝,由太子代朕朝见,退朝。”康王不由群臣反应,就离开大位,在左仆正的陪同下,到后宫去了。仆正也不知道康王早就病了。

    群臣傻了,康王年轻,身体看上去好好的,怎么下这个决定,不知是什么缘故,大家猜不透,大家都在猜,猜测各种可能。

    康王回到后宫,传御医前来就诊,御医号脉之后,吓得只哆嗦,赶紧下药,并叫上三位老太医会诊,共同下药。

    四位御医自进后宫之时起,太子就下令玉宸宫带刀侍卫七侠封锁所有人员进出。侍从和御医都住在隔壁的院子里,理由是十二时辰随时要轮流诊断,不得离开陛下。御医心里也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就是不对外透露康王的病情。

    康王几天后,病情有所好转,病情就是不稳定,时好时坏。

    一个月过后,康王早朝,康王看上去hé ping时没有什么两样,时间仍然是半个时辰,大家这才都认为康王是在历练太子,才采用dài li王权的方式,这一个月来,太子对政务和军务都已经接手,基本稳定。

    监国子全面召回,康王分别接见了他们,细谈了解了各国的情况,对某些监国子也采取了一些四十年来一直没有用的刑事处罚。尤其是鲁国,周边诸侯义愤其霸道,再加上郝戈的煽动,鲁国周边气氛紧张,gong nu待发,尽管鲁汤公建茅阙门,来防御内乱外侵,但内部礼制混乱,兄终弟及,让长房太子不服,事端频出,现在,战争就在眼前,东夷诸侯伐鲁反周,已成定局。

    康王担心时局再次动乱,一颗心不能平静,也因接见监国子谈事工作量太大,越谈,压力也越大,又一个月过去了,康王实在撑不住了,倒下,昏迷多日后,再也没有起来。康王二十五年仲夏,康王因病医治无效,驾崩。公元前996年,康王二十五年,康王姬钊驾崩,享年四十二岁。

    康王驾崩当天,年二十七岁的太子姬瑕登基,定年号为邵王(昭王,青铜器铭文中为卲王,故本文采用其当世之世青铜器铭文为准。)。

    康王驾崩,向天下发丧。

    康王姬钊执政二十五年,天下太平,和其父王成王合称成康盛世。伟大的康王,是中国历史上最理想境界的仁政德治社会,成康盛世四十余年刑法未用,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盛世嘉年华,也标志着中国奴隶社会达到鼎盛时期。康王通过阶级调和,使社会上贫穷人民得以救济,杜绝贫困,实现社会达到小康之家,盛世鼎沸,康乐盛世,谥号康,年号康王。名符其实,实至名归。对康王英年早逝,天下诸侯,天下百姓无不感慨惋惜哀悼,致痛痛哭。

    按照周王朝礼制,王驾崩,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葬礼在严肃庄严中,诸侯致哀,百姓千里相送,浩气回肠,葬于毕原祖陵。

    成康盛世,仁德之治,世代向往,旗帜幖帜,万代君王楷模。康王的仁德,永垂不朽,千古长存。

    邵王继位登基,丧事办完之后,命郇侯于成周建设朝见康宮。这是周王朝在成周所建继大庙,大室,京大室,成大室之后的第五座朝见宫。

    之后,邵王第一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