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回 郇韩受命盛侯使鲁

    第一百一十七回 郇韩受命盛侯使鲁 (第3/3页)

  “难道说,幽公全无弊端,那怎么闹起来的,一个巴掌拍不响,你为何不下了他的兵权?”盛国君质问。

    “同胞兄弟,怎下得了狠心肠,何况母后还在,母后又护短,我又不想让母后伤心,所以造成今天的局面。”幽公解释说。

    “既然如此,我去说服姬沸,让他老实点,不要让人家看笑话,家丑不可外扬,好自为之,我能帮你一时,帮不了一世,后面的事就靠你自己了。”盛国君说道。

    “谢堂兄支持,干。”幽公将一爵酒干了。

    盛国君也举爵干了,两人密谈甚欢,一夜无话。

    第二天,盛国君来到鲁营,找大司马姬沸。

    姬沸出营迎接:“不知堂兄前来,有失远迎,还望堂兄包涵。”

    “兄弟客气,客气,我这兄弟不好做啊,手心手背都是肉,向着谁都不是,如果要一碗水端平,可能为兄办不到,如果兄弟能听大哥一言,我就进你大帐喝杯水,反则,大哥就不进去了,免得被你哄出来,好歹本人也是一国之君,邵王的特使,不想自找没趣,兄弟,我是进还是不进?”盛国君拉起家常来说事。

    “你是兄,我是弟,小弟不敢,大哥请。”姬沸示意说。

    盛国君笑道:“我进去,你就别后悔啊,我可没好话跟你说啊,你要受着。”盛国君笑着说。

    “洗耳恭听,洗耳拱听。”姬沸笑着说道。

    两人来到大厅,宾主就坐。姬沸问:“大哥这次前来有何吩咐,有何指示,请大哥尽管训示。”姬沸说。

    “我有两个身份,一个是邵王特使,二是你大哥,你先听那个身份说话?”盛国君说。

    “那我先选大哥身份,自家兄弟,好说。”姬沸说道。

    “那好,你既然认我为大哥,大哥就给你讲个事,给你透露点背后实际消息,这次邵王得知你闹事,兄弟不和,邵王怕鲁国内乱,再次受到外邦侵略,准备派二十万大军驻扎鲁地,你这个鲁国司马我估计就形同虚设,翻不起大浪。”盛国君说。

    “当真,邵王当真要派兵前来鲁国?”姬沸吃惊的问。

    “当真。上次邾国反鲁,邵王不是已经派大军前来平乱?何宽这次你们兄弟不和,内乱一开,邾国不会卷土重来?报杀父之仇?”盛国君说道。

    “老邾侯是中军所杀,非鲁人所为,这帐得记在中军头上,怎么会记在我鲁人的头上,何况我鲁军现在也不是吃素的。”姬沸说。

    “好汉打不过双拳,你打得过他们五国联盟吗?邵王会同意你们出兵扰乱hé ping局面吗?现在的邵王已经不是以前的康王,要树立太平盛世的形象,邵王可是主战,没事还要找点事情来练练兵,你说是吧?”盛国君神秘的说道。

    “你说的极是,不过邵王和我们都是自家兄弟,不会对鲁国怎样的。”姬沸说道。

    “你和幽公是亲兄弟,你怎么对你哥哥的?何况你和邵王已经是第几代了?你不按照游戏规则来,王上会让你乱来?”盛国君说。

    “我明白了,大哥,你就不必说邵王的事了,我保真和哥哥幽公和好,相安无事,大哥你放一百个心。”姬沸保证道。

    “那你告诉我你的要求,我好转告你哥哥幽公,让他给你点权力空间。”盛国君直截了当的说。

    “没有要求,只要他实行兄终弟及就可以了,大家轮流做君主吧,这样也公平。除此之外,别无所求,一母同胞,凭什么他能做国君,我就不能?现在我给你和邵王的面子,我等他善终,我再继位。”姬沸说。

    “此话我会带到,你放心,大哥告辞。”盛国君说着起身告辞。

    盛国君又如实的将姬沸的想法转告给鲁幽公,鲁幽公听了,笑笑,没有说话。没有表态,盛国君也不想再问下去,于是决定告辞,关照忍为贵。

    盛国君来到镐京复命,镐京邵王宫。

    “臣拜见陛下,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盛爱卿平身,出使鲁国,辛苦了。”邵王说道。

    “臣不辱使命,说服他们兄弟两hé ping相处,在近几年内不会有矛盾,之后,后面还会有权争。”盛国君回道。

    “后面还有权争?什么意思?”邵王问。

    “姬沸要兄终弟及,继承君主之位,而鲁幽公碍于老太后,不想让老太后伤心,看到兄弟相残,所以一直都忍着,这老太后一旦殡天,这话就不好说了。”盛国君回道。

    “兄终弟及,违背祖制,到时候再调停吧。这次你出使鲁国有功,朕要赏你,赏你玉圭一块,鬯酒一卣,以示嘉奖。”邵王说。

    “谢陛下赏赐,陛下,臣有不情之请。”盛国君说。

    “说吧。”邵王道。

    “小女说她没有来过王城,闹着要来,臣就带她来了,可她说,没有见过王宫,也没有见过王后,小女想进宫看看,顺便给王后请安,不知可否?望陛下能够恩准。”盛国君恳请道。

    “好,既然来了,就带她到宫中看看,自家人,按照宗亲礼仪接待,带她去拜见王后,母仪天下吗。”邵王应允。

    “谢陛下恩典,为臣告退。”盛国君离开王宫,回到行苑,准备带小女进宫拜见王后。

    因为对每个王者的事件内容有一定的字数设置,故此章节省了邵王时期的几年时间笔墨,不然,这部太长了,特此相告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