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回 成周训亲南巡朝见

    第一百二十三回 成周训亲南巡朝见 (第3/3页)

示。随国扼荆楚诸侯和镐京的咽喉,要起到屏障作用,要低调,和谐,朝廷暗中屯兵,不要彰显,炫耀,面上的事由邻国唐国出面,还有罗国侯在前面当着,这样就可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邵王对巴国君提出,要关心民生,尤其是巴东地区土著居民,他们曾经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要优待他们,更要扶持他们,这里是三峡之地,土地并不是丰田,贫瘠落后状况没有改变,这次朕要带救济司去对他们进行救济扶助。

    第五日,诸侯散去,成周三军已经整备待发。邵王带军师岛焦和一般文武大臣,还有白夫人随军南下巡狩。

    前军中城将军已经在前面打头阵,邵王率三军由成周向汝阳,经鲁山,到方城,过邓国,在唐国住下。

    唐国是武王之子唐叔虞的采邑封地。其庶子后人世袭采邑,因在王畿之内,故称唐伯。唐叔虞长子世袭晋国,为晋国侯。

    唐国邵王行宫。这是唐国君特地为邵王修建的行宫,这个行宫是宫中之宫,内宫占地面积一百亩,为邵王生活场所,内宫摆设讲究,情调独具一格,白夫人十分喜欢。外宫是各种政务宫廷,最外围是三千御林军的守卫,侍卫森严。

    第二天,罗国侯,荆国熊胜、鄾国君、鄢陵君、赖国君前来求朝见邵王,纷纷邀请邵王下榻他们的封地,以尽地主之宜。邵王一一谢过,留下罗国侯,说要带罗国侯一起南下巡狩,罗国侯答谢,愿意随行仕王。

    第三天,缯国君、桐国君、郧国君前来朝见邵王,邵王一一接见,留下郧国君,同样说要随行南巡。

    第四天,轸国君、卢国君、渚国君迁来朝见邵王,带来当地特产敬献于王,王悦,留下轸国君,仕王。

    第五天,糜国、绞国君、庸国君、南彭君前来,礼品敬献白夫人,白夫人大喜,邵王一一接待。

    第六天,鄀国君、息国君、江国君前来朝见邵王,邵王对其一一询问,并做了一些关照,留下鄀国君,说有要事等待商议。

    第七天,川黄君、麻黄君、玄黄君、石黄君前来朝见,这四国本是同宗,后分四国,邵王一一问明情况,留下石黄君,要其在行苑等待,另行召见。

    第八天,酆(feng)慈国君、州国君前来觐见,酆国本可不来觐见,这次能来朝见,邵王很是开心,酆慈国是南蛮之后裔,本不在召见之列,既然来称臣朝见,邵王大赏,并说明年一定到酆国去看望一番,以示对酆国重视。酆国君说等待陛下的光临。邵王留下州国君,另行召见。

    第九天,权国君、鄂国君前来朝见,权国是前朝殷商武丁子姓曼氏后人,也是这次邵王南巡主要之地之一,现在既然前来称臣朝见,邵王也特别开恩,留下权国君,等待另行商议,有要事交待。

    鄂国姞侯,有点麻烦,因为石黄君告了他一状,说他霸占了石黄国,石黄国成了鄂国附庸,名存实亡,邵王只是说让他回去反省,把石黄回归原位,时间是明年六月过后,如不从石黄退兵,交回原地,到时别怪邵王不客气。鄂国君应诺而去,他怕走晚了,跑不了。

    第十天,艾监侯、归国君到达邵王行宫,邵王特留下艾监侯。吩咐归国君说:“朕明年到归地停留,你回去为朕准备行宫。”

    第十一天,西荆君朝见。这出乎邵王意料之外,这次邵王南下,本就是冲着西荆国来的,可他现在前来朝见称臣,还献上诸多贡品,邵王开心之际,褒奖西荆君,并授意明年开春到西荆去,送上一份厚礼给他。西荆君叩谢而回。

    沈鹿国没有前来朝贡,也许沈国君觉得自己太小,没有资格前来朝见周邵王,也许心里的那道坎无法逾越和放下,沈人当年被蒋国从沈地赶出,他们来到嬴姓同宗郧国边上发展,几十年下来,也已经发展为几十里小国,可现在,是去还是不去朝见周邵王,沈鹿君自己也拿不定注意。

    东荆河沿岸到汉水南岸,至潜江附近,是东荆国的地盘,这是汉水下游云梦泽的主要沼泽地,他们是荆水土著居民,在他们的概念中,就没有朝贡一事,这里本就贫穷落后,那里来朝贡资源,可他们忘了,这个地方是鳄鱼犀牛巨兽的地方,宝物天赋其中,不过他们以白雉为吉祥物,为民族图腾,他们爱犀牛,也从来不猎杀犀牛。所以东荆白雉国君没有前来朝见邵王。

    现在问题就明摆着,就在桌面儿上,邵王要对沈鹿国,东荆国,荆噩(鄂)国用兵了,否则,邵王留下了鄀国君,州君,权国君,郧国君,石黄君,艾监侯,罗国侯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