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回 惩鄂封汨邵王灭沈

    第一百二十四回 惩鄂封汨邵王灭沈 (第2/3页)

   第一目的地,两湖平原,这遍土地,邵王的归属人都想好了,就是罗侯,这是罗人先祖熊穴和三苗的争夺之地,这次邵王要带罗侯前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罗人在此安家立业,治理罗山罗水,是天经地义之事,罗,本是鸟官,这霄山,汨江,洞庭湖就是养鸟的地方,这里的野鸡白雉和大兽,应有尽有。邵王说:“罗爱卿,朕喜欢你送来的鸟兽,相当美味可口,朕想你在这霄山上给朕养鸟,专供王室之用,这样也可省下点粮食,同时改善一下王室的伙食。这霄山,就改为罗霄山吧,朕赐此名,如何?”

    “谢陛下恩宠,谢陛下分封。”罗侯叩拜。

    “朕还没封你,你这就急着谢朕,朕只是赐个山名。”邵王笑道。

    “有山无水,称不了江山,请陛下再赐个江名吧?”罗侯也笑道。

    “好吧,这汨江,就在罗霄山之北,就叫汨罗江吧,也姓罗了。”邵王微笑着说。

    “为臣再次叩谢陛下大恩大德,罗氏世代不忘陛下恩赐。”罗侯九拜。

    “起来吧,只要你儿子汨罗子能治理好一方,造福于一方,朕就满意了。”邵王说道。

    “谢陛下赐国,请陛下放心,犬子一定会造福于民,上报朝廷,守住边关,永保王朝安定团结,效忠王家。”罗侯三次叩拜。

    罗侯回到行苑之后,下令宜城罗国两万大军待命,随邵王南下狩猎。罗侯心里明白,这次王上南下,南下的成果都给了自己,自己怎会干享胜利成果,义不容辞的调军随行待命,再说这罗山罗水王诏都下来了,这主力军的前锋应当就是自己才是。罗侯心里敞亮的很。

    罗侯又想了想,这新地方,这百姓得不到好处,当然就不会心服口服,即使口头默认,但心里还是不服罗人管治,如果给他们带来一点好处,一点心意,那结果就不一样了,这叫打一巴掌,再抚摸一下,罗侯如是想,就如是做,罗侯又下令,将罗国国库一半粮食随军而行。罗侯不含糊,有为君之魄力。罗侯传次子前来就国,汨国诞生,子爵。汨水和罗水是两条河,两河汇合成汨罗江。汨国与艾监国连边了,这是邵王向南拓展的第一步。

    邵王召鄀国君前来行宫,鄀国君叩拜:“臣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看坐。”邵王说道。

    “谢陛下。”鄀国君回礼。

    “朕留下爱卿,是有要事密商,朕要南下,准备顺汉水边而行,这样一来,朕和大军必从爱卿封地食邑走,朕打算教训一下你东边的沈国,他没有资格立国,朕想,取下他的番国资格,然后让沈鹿之地归属爱卿鄀国名下,而赢姓沈人另归属赢姓郧国管理,这天下就没有嬴姓沈国了,和郧国嬴人合并一处,大团聚。”

    “谢陛下赏赐封地,臣无功受禄,内心不安,臣愿做平沈先锋,效命陛下。”鄀国君叩拜说道。

    “好,朕就依你所愿,做平沈先锋,朕的中军就驻扎在你鄀国境内。还有,郧国君那边,爱卿就不要担心了,沈人要投靠郧国,这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将沈鹿也赐给郧国,那时间长了,这沈鹿等于未灭。郧国君理解这个意思,他已经谢过朕将沈人赏赐给他了,你一打,沈人必退到郧国境内,沈人还要感谢郧国君的收留和给予避难。”邵王说。

    “谢陛下,为臣告退,回去准备陛下莅临鄀国,陛下的光临是臣和鄀民的荣幸。”鄀国君告退。

    邵王又找来州国君,州国在洪湖境内,也是汉水冲击而成的沙石形成的陆地,称之为州,又名汉中州。

    “臣叩拜陛下,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州国君三拜叩首。

    “爱卿平身,赐坐。”邵王示意。

    “谢陛下。”州国君如坐。

    “朕留下你,是有军事要事与你会商,朕打算从天门过汉水,然后从你那里过江,到长江之东。”邵王说。

    “陛下能到州地,臣不胜荣幸,臣一定做好行宫,等待陛下的临幸。”州国君回道。

    “这些,你去安排就是了,朕还有更为要紧的军事行动,朕打算过汉江之后,灭了白雉小国,东荆河至汉江南岸的土地就赏赐给你,这样州国就大了一些,东荆河西岸归荆州君所有,朕已经与他说过了,朕在汉江与长江之间设立两个据点,汉水南岸与东荆河岸交汇处,设立周矶码头,向南再设立周咀,周沟,便于周军屯兵来往。也是州国和荆州国界限地。”邵王说道。

    “既然陛下如此安排,臣不胜荣幸,臣想,既然陛下过汉水要灭白雉国,那臣也不能闲着,臣愿意领兵一万,从东荆河向北打,保真朝廷军队南行,请陛下恩准。”州国君请战道。

    “那是最好,你回去准备吧。”邵王应允道

    “为臣告退,等待陛下莅临州地行宫。”州国君退出行宫。

    灭东荆白雉国,其实这个方案是军师出于周军过汉水之时的便利才设计的局,事实上,可以不用剿灭白雉国,因白雉国君没来朝见也没朝贡,这表明不友好,同时军师和周王也不愿意放下身价,派人前来打招呼,更不愿意绕道南下,要从此过汉江和长江,这是必经之地。如果冒然过江,可能会遭到白雉人的伏击和顽抗抵御,挡住了南下的去路,无奈之下,军师只好献计,先下手为强,灭之。

    鄀国君、郧国君、州国君、艾监侯都已经动手修建邵王行宫,等待周军前来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