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回 盂师讨戎太后病故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百六十八回 盂师讨戎太后病故 (第1/3页)

    话说盂将军率成周一师前赴毕国前线迎战严允戎邦之一的带魿酋长,另派一师兵力保护毕原王陵。这是盂将军出于对周王陵的绝对保护。

    王陵被侵,房太后得知后,气得喘不过气来,大批毕公,“这个叔伯,本就是个小偷事件,却引起一场无谓的战争,人家都归还宝彝了,还答应赔上一百匹良马,还不肯罢休,不依不饶,这是什么道理,他毕公不懂仁君执法是本着立法要严,执法要宽吗,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他不但不公平执法,还执法过度,就这一条,天下各地司寇执法要改,难怪王上常说要立法改革,立法从严,量刑从宽,仁者可以做到,遇到恶人,死板之人,就没那么仁了,还给他们钻了王法的空子,甚者,过度执法,戎毕之战,就是最好的案例,改,得改。”因为涉及到几代先王的王陵安危问题,房太后气了,郁闷担心,身体开始不适。

    戎毕之战,不用说结果,大家也知道结果,可又不能轻视他,不是怕带魿率领的五千大军,在耀武扬威的喊叫,主要是不能引起连锁反应,就目前戎人战线,已明显的形成以子午岭东西走向的戎狄线界,义渠在子午岭南麓,严允在子午岭北麓,义渠国西边有镇原所置之戎,固原所置之戎,平凉所置之戎,黄河东岸有翟城,这已经构成对岐山故都,对成周,甚至对镐京王城的直接威胁,距离太近,如果引发他们连锁反应,群起而战,发生大规模的戎人战争,这将是不可思议的后果,盂将军不敢造次,只好点到为止,他知道,穆王说要灭了带魿,也许只是气话和泛指平息战争,否则穆王给他的军令是“到毕国去讨伐带岭。”盂将军揣摩分析尺度的把握,战争不能过。

    盂师一万二千人,将带魿军三面而围,留出一面让其撤退的路线,这是盂将军的故意放水。盂将军同时下令,以二比一的优势,用春季围猎的办法排阵前进,只许俘虏,不许杀戮,遇到不逃而反抗者,尽量减少伤亡。

    这仗打的,就当一次拉练吧,于是队伍三面而围,前面勘察哨在前面而行,遇到水塘河流,插上画有水鸟的旌旗,告诉后面大军表示此处有水,遇到动物猛兽,插上貔貅大旗,表示小心,有野兽出没,当看见远处有敌人大军的时候,竖起虎旗,告诉后面大军准备作战。

    三面围剿大军,见到虎旗之后,开始雷鼓摇撼,摇旗喊声震天,势不可挡,这架势,这阵法,让带岭酋长心寒。

    带魿酋长看看这阵势,知道不敌,只好边打边撤,必定在人家的领土上,没有战胜的把握,就没有安全感,就在带魿军边战边退,刚退出毕国境地之时,突然从南北两侧杀出两支大军,原来是豳(bin)国一万大军和习国一万大军杀来,两万人从左右两侧猛烈的掩杀过来,带魿酋长傻了,三万大军围剿五千人,那不是吃点心,不够牙缝,这可是他带魿部落所有壮年男子,他要保存实力,带魿令大家赶紧逃命,以最快的速度撤腿,带魿军亡命的逃跑,刚逃出十里,迎面杀出一路人马,原来是桥国雷人所率本国人马一万大军在此守候多时了,桥见带魿军在回逃,不由分说,迎头痛打落水狗,带魿军四处奔散逃跑,哪里顾得上保护酋长,带岭酋长被雷人斩于马下,群龙无首,其他带魿军各自逃跑,不知去向,雷人也没有追赶,俘虏将士百人,凯旋而回。

    不管你是怎么牛的兵家,不管你是怎么强大的诸侯国家,只要战争,伤人一千,自损八百的道理他是永远改变不了的。周军伤亡也不是没有,只不过为表胜利,而不提罢了。

    戎毕之战仅仅花了一月时间就结束,四路将军向穆王报捷,穆王点头笑笑,意思是意料之中,穆王决胜于千里之外,是他常年外巡在外练就的本领,不然王不在朝,天下诸侯不翻天啦!

    穆王于雀梁山行宫大赏四位将领,并摆宴庆祝平乱大捷。

    酒后,四路头领退出,在回行宫的路上,盂将军非常不解的问习将军说:“请问习国君得到王上什么军令?”

    习国候说道:“本候得到王上军令,待带魿军撤离毕国境内,与豳国君夹击带魿军。”

    “难怪本将军只接到军令是讨戎于毕,原来王上另有部署。”盂将军笑道。

    “哪桥国君得到王上什么军令?”豳国君问道。

    “在下得到‘对带岭酋长实施斩首’行动的王令。”桥国君说道。

    四人相视大笑说:“天下掌控于王上手掌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