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回 刑判义渠京国惩迁

    第一百七十七回 刑判义渠京国惩迁 (第2/3页)

了。”西申侯拜谢。

    西申候又来到义渠,说明游说结果,然后对义渠君说:“兄弟,你想尽一切办法,找出个不被杀头的理由,来说服三公会审,来禀告王上,即使有罪也是个小罪罢了,你抓紧想,发动大臣们想,然后罗列成文,法典是讲理,讲证据的地方,不是空口无凭说白话的地方,你要搞好一切材料,从事实说话,不要认为说那些看似有理,而实际在法典上不成立理由,那都是徒劳无功之事,你要研究王朝新法典,把确实有证据的事实都拿出来,捧到三公面前,让事实说话。这事实有吗?”

    “这太多了,和豳国的恩怨,两百多年没有了结,这是事实,他们老是仗势欺人,挖我土地,俘虏我的人民回去做奴隶,还倒过来说是他们入侵了他们,所以抓了他们回去做奴隶。入侵那是两百多年前的事。”义渠君说道。

    “兄弟,别说这个,这是你跟周人的世仇,你千万别把豳国这事扯进去,扯这事,东荆,江荆就是你的下场,你委屈,就忍着吧,当年,你的先祖确实把周人赶到了岐山周源,变成了周人,是你的祖先不对在先,你提这旧事对你不利,万一他们真的要报两百年前的世仇,你就死无葬身之处,忍,一个字。”西申候说道。

    “哎,所以忍无可忍,就没有再忍,就常和豳人小打小闹的干了。”义渠君感叹道。

    “这个问题,你要忍,忍无可忍,继续再忍,这是为你先祖的过错在忍。这叫历史的轮回。不是什么上天报应的轮回。”西申候强调说。“还有没有其他忍无可忍的事情?”

    “还有与共国的矛盾,在于一百年前,共国是依附着义渠国生存的小国,虽不是附庸国,可每年他们总是上贡一点粮草给义渠,而且周边边民酋长也常欺诈共国边民小族,这时间长了,成了习惯,习惯就成了自然,武王灭共之后,新的共公执政,共国边民不再愿意让义渠边民酋长差使,于是一不听话,义渠酋长就来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因是边民事件,一直没有上升到两国战争,这次共公作为副帅,肯定会报此仇。”义渠君说道。

    “这事好办,包在我身上,你将那个闹事的酋长交给我,我带过去交给共公处置,另外,你将这个酋长的地盘划给共公,作为对共国的赔偿,同时去掉这个百年来的隐患,看似吃亏,吃亏是福,实际上少了很多麻烦和不稳定因素。再说,共公拿了你的割地好处,他会和毛公,逄公,辟方王子通气,打通关节,也会在穆王面前为你说好话的。人活着最重要,你还年轻,你现在先过了这一关再说。”西申候说道,

    “就按照大哥的意思办吧,将阮酋长交给他处置,他那片土地划割给共公吧。”义渠君说道。

    “还有什么可以申诉的事,说吧,我不是外人。”西申候说道。

    “那就是与密国的矛盾。密康公想要吞并芮鲜戎,芮鲜戎不愿意受其管辖,就求救于我,我本也是他们的主子,芮鲜戎作为我们义渠国的附庸国,这是穆王置戎固原时说的。现在芮鲜戎反密,和密国闹了起来,我这个主人,怎好袖手旁观,只好出兵芮鲜戎,协助芮鲜戎共同抵御密康公的部队。”义渠君说出事情的真相原委。

    “你搞错了,那不是密康公的部队,而是朝廷住在密国边境的王师三军,统帅是京伯,辟方王子做参谋。这事就麻烦了,京伯是穆王亲家,王子辟方岳父,这可得罪不得,不过你这个事实可以通过芮鲜戎来向穆王汇报事情的真相,事情有他引起,把他推到主位,待真相大白之后,穆王最多怪你不及时上报朝廷,而私自出兵,不过你一定要大胆承认出兵的错误,穆王最恨狡辩之人,哪怕你错了,就错了,认了,他就不会怪罪与你,认为你不失君子风度,又事出有因,穆王不会处罚太重,按照王朝新法典,最多就是最轻的那一条,‘墨刑’。”西申候说道。

    “什么?墨刑?”义渠君惊叫。

    “墨刑,就是在额头上纹身而已,你紧张什么,这是五刑中最轻的刑法,所谓刺肤之后,涂上黑色,就是黑色纹身吗,连纹身也不到,就是破坏面容,让你难看,让你知道难看,长个记性,下次不要再犯。当然,也是罪人的标记,受罚之人,所到之处,人人喊打。好在你是义渠君主,也没人敢这么做,要是大夫就惨了,终身不得为官,最多成为人家的看门人。这比商帝帝辛的炮烙之刑要轻多了,他是用烙铁在额头上烙个罪人记号,让人终生受到社会的谴责咒骂。”西申候轻描淡写的说道,减轻义渠君的心里压力。

    “就和南蛮纹身一样,可惜这张脸,再也不帅了。”义渠君感叹道。

    “你是周王朝新法典诞生的第一君主被墨刑之人,从此以后,标明天下不在用战争来解决问题,而是用王法来断狱是非曲直,义渠君就是分水岭。这很有意思,两百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