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回 扬伯显才西周科学

    第一百九十回 扬伯显才西周科学 (第3/3页)

不同,表面上是举行射宫礼仪,实际就是展示弓箭制作水平。当然也是考验诸侯大臣六艺水平之一的射的水平。

    诸侯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开弓重量也不同,所以要准备从三十斤张力到一千五百斤张力的弓,因为这个时代有两个人可以开一千五百斤张力弓,一个就是大祝曾,一个就是军师辟方。

    扬伯亲自到场指导,提出要求,他对弓匠一帮首领弓人提出具体要求,他说:“一是保证直杆做弓,二是弓杆采用木心,达到木质赤黑,不得使用木根部位材质,敲击弓杆声音清扬,确保弓的张力。”

    “第二,兽角很有讲究,你们平时不大讲究弓角,凡是送来的兽角你们只管使用,不管陈色孬好,这次不行,你们得精选,不知道精选的道理,我给你们讲,给你们上一课。这兽角的选择学位可大了,兽角,秋季割取的角厚,春季割取的角薄,小牛角直而光滑,老牛角粗糙无光,病牛角质地酥松,廋牛角不润滑,好的牛角,颜色清白,末端丰满,角的根部离脑袋瓜很近,所以柔韧,柔韧就能体现伸曲形态,白色就是角的形态的最好呈现,弓杆尾部要保持弯曲,弯曲就要镶嵌着角最坚韧的中部,角的青色部分就是代表坚韧部位。角的末端,离脑袋瓜远,所以比较柔,角的末端丰满,就是柔性好。如果牛角长二尺五寸,根部白,中部青,末端丰满,符合这样三个条件的,就是理想的上乘角,这样的牛角价值等同于这头牛得价值,这叫一角抵一牛,大家现在知道角如何挑选了吧?”

    扬伯说完,大家大惊失色。一角抵一牛,这个说法,还是第一次听说,养牛卖角,同时买牛肉,两倍的价钱,可哪些买牛角的人怎么就不知道呢!有人想起姜太公当街屠牛的事情,原来姜太公后来发大财的奥妙在这里。冷兵器时代,弓箭的用处,制作量那是一个大,而且私人是不可以制作买卖的,必需得到容许,这是兵器管制。

    有一个小子听了,暗自高兴,他老爸是宰牛的专业户,他要把扬伯说得这个标准告诉他老爸,要发大财了。

    扬伯继续说道:“这是对弓角的要求,弓的关键部位弓筋也很重要,这个箭射出的快慢有直接关系,一头兽,它的筋小而长,大而连,并且光滑,这头兽跑的肯定快,他的筋作出的弓筋,射出的箭和这头兽一样疾速。箭的疾速,这是神箭手的三大必备条件之一,一是力量,二是瞄准,三是弓箭张力和疾速,三者合一,可称神箭手。”

    大家都听傻了,原来这个神箭手跟弓的关系原来如此关联,不是力大,就行,还得弓好。

    扬伯继续说道:“一把好弓得牢固,牢固跟胶有关,你们平时用的都是木胶,橡胶,好的弓要用动物胶,鹿胶,马胶,牛胶,鼠胶,鱼胶,犀牛胶,其他的胶都不能和这些胶相比,当年胶鬲就是做这些动物胶被前朝帝辛任用的,否则,就凭他一个商人,大商王朝怎会中用他,弓箭的大量制造,需要动物胶的总量达到海量,这是其他胶无法代替的。”

    下面一个弓人笑了,他爷爷就是逮老鼠的,就是做老鼠胶的,这个可恶的老鼠,原来还是有用之才。他不自觉的说:“老鼠胶是黑色的。”

    扬伯笑道:“你家是做老鼠胶的。老鼠胶最有利润了,没有养殖成本,所有人也不要老鼠,只有鼠人才懂得它的用处。而鱼胶你们千万别把吃了,很贵的,好的鱼胶比黄金贵,鱼胶的颜色是白而微黄。”

    大家都笑了。

    一人说道:“我家杀驴,驴皮做阿胶,我是天天吃阿胶,放点清酒那是更好吃。”

    扬伯也笑道:“小子挺会吃啊。”

    一把上乘的弓箭制作还有很多讲究,这里讲得也就是材料好的一个部分,工艺流程精道,一张弓的流程要一年多才能完成,因为造弓要按照时令来制作,冬天制弓杆,夏天做弓筋,秋天合胶、丝、漆。行话叫三均。矫正弓还有三均,衡量弓的张力还有三均,三个三均合起来叫九和,九和弓,就要用到数字化了,九和弓的标准,弓角和弓杆重量相等,筋的分量是弓杆或者弓角的分量的三分之一。胶用三,丝用三邸,漆用三,弓要拉够三尺,成环形。

    王者之弓,九个合起来成为一个圆,也叫天保九合,天保九和。诸侯的弓,七个合起来成为一个圆,大夫的弓五个合起来成为一个圆,士的弓三个合起来成为一个圆,弓长上制六尺六寸,中制六尺三寸,下制弓长六尺。所以,弓称为六尺之孤。

    按照这个高要求,品种,门类,要赶制都少把弓!时间紧迫,赶紧赶制吧。

    这个司空扬伯太有才了,看来还是应证那句话,专家就是专家,绝不是冒牌货,实学派,学以致用,知识转化为应用,学霸践行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