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回 王察新都申辟谋位

    第一百九十七回 王察新都申辟谋位 (第2/3页)

    “谢陛下赏赐铁饭碗,臣世代享用不尽,怀揣臣心,效命王家。”卜事曶说道。

    “爱卿,你再占卜一下,何时迁都吉日?”懿王问。

    “回陛下,臣已经占卜过了,昨日为吉日,昨日为迁禧日,陆续迁徙,明年春,朝贡之日,为新都典礼日,让天下所有诸侯都来新都参加典礼,游览参观新都一期建设风采,观看二期蓝图启动工程,这是天下的朝都,天下人神往的梦之都,诸侯都城建设数据标准之都。”卜事一箭三雕的说道。

    “爱卿此言妙也,节约了很多费用,庆典规模却宏大的多,办事就要像爱卿这样,学会统筹安排,接力给力,事半功倍,智慧人生。”懿王说道。

    “谢陛下赞誉。”卜事说道。

    “听说你和效父之间有狱讼,朕刚听说,是你把他推荐给司马单的?”懿王突然问起这事。

    卜事大吃一惊,于是急忙说道:“一个不讲诚信的,连几个奴隶都赖皮的人,如何能做大事,亏他还是泉府总管。”

    “爱卿错啦,他要不小气,朕怎会把泉府让他管,泉府都是玉器金器宝贝玩意,天下钱仓,他要大方,那还了得,朕就是用他小气的优点,大气也要看时候地点位置不是,你上一个荐书上来,朕签署王令,把他调回朝廷,他去严狁的时间也一年了,这样,你和他之间的恩怨也就结啦,都是朕的臣工,他们的优缺点,朕心里都有数,量才使用,适性而居,贤才重用,大材大用,小才小用,歪才歪用,废材也可以利用,无才不可用,只要是材、财、才,都可用。”懿王说道。

    卜事曶听了懿王的话,汗都出来了,于是说道:“微臣汗颜,陛下识人御人天下无双,包容海内,微臣知错了,臣这就上书给陛下,推荐效父回朝大任。”

    “这就好了,你们之间化敌为友,你是朕面前的嬖臣,要堪以大用,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就是薨毙(hong bi)了也到毕原王陵报到,去恭孝先王。”懿王说道。

    “谢陛下指点,臣死后一定到毕原王陵报到,生是王家人,死士王家鬼。”卜事曶醒悟过来了,王上这是在宠他,和他说的是私情话,卜事曶感动的热泪盈眶。

    时隔一月,效父回朝廷报到,级别已经到了中卿,等待王上的安排。

    数日后,懿王一道任命状,任命效父为迁都临时大总管。因为效父小气,对钱财数字比较敏感,也不会拉下东西,这是临时三五年的职务,没有任命典礼。效父也是因祸得福,两个人斗到最后,最高领导调解他们和好如初。

    卜事曶本不是辟方的人,只是大祝申的一个棋子,可这个棋子真的得到王上陛下的重用,成了嬖臣,但也无妨,本就不在一个阵营里,不会有意外,当时只是想促成迁都之事,现在已经达到目的,迁都在即,大祝申已经成功的实现第一步,要想让辟方得到镐京,利用镐京登基,实现篡权的目标,下面开始迈出第二步。

    大祝申的第二步谋划,早已有之,重点就在都城上,也就是镐京和丰都的归属问题,这是辟方篡权夺位登基的地方,这是具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王都,天下诸侯习惯朝贡的地方,这里才有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如果这个地方让出来,就等于把天下让出来,把王位让出来,如何得到镐都或丰都,这是关键问题。

    大祝申经过深思熟虑的谋划,最后向辟方汇报了计划。

    深夜,大祝申一人来到辟方府邸,双方客套一番,密室坐定,大祝申说道:“乡公,在下计划想建议懿王将丰都由姞伯接管,镐都由京伯接管,这样,懿王会考虑同意的,乡公觉得是否可行?意下如何?”

    “你说说理由?为何懿王就会同意?”辟方问道。

    “在下认为,丰都是文王之都,镐京是武王之都,丰都有各个宗庙,七大宗庙是王上的祭祀权力的象征,这宗庙的继承管理肯定得由王室后人接管,目前王室后人只有太子和乡公两人可担当此大任,可懿王绝不会让宗庙由乡公大人去接手,他担心乡公另有所用,说与不说,懿王心里都是这么认为这么想的。那么只有太子可以接手丰都,怎奈太子是懿王的宝贝儿子,当今的太子,他自己都要迁都,又怎会让自己的孩子在不祥之地呢?又不能给别人,包括乡公大人,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太子的岳丈姞伯接管,他既是太子的人,又是‘外人外戚,’所以是最为合适人选,这个臣可以肯定,由此,在下准备第一个上书推荐姞伯担当丰都管理大任,这样,我们才有理由推荐镐京的负责人。”

    “你分析的很有道理,那镐京一样不会让本公接手,他有所防备,都城看来也是派不上用处!”辟方说道。

    “问题关键就在第二个人选上,第二个人,谁可以担当此任?能被乡公大人所用?同时懿王又会同意?”大祝申说道。

    “第二个人选到底是谁呢?京伯行吗?”辟方问。

    “在下计划推荐乡公大人的岳丈京伯大人。”大祝申说道。

    “你这是什么策略,懿王怎么会同意我的岳父接管镐京呢?”辟方问道。

    “问题在于两个,一个因为镐京对于新都槐里来说,它就是一座曾经的王城,就是一座重要的古城邑,和成周洛邑没什么区别,但又不能落入乡公之手,在下已经准备好说辞,懿王是个追其完美主义者,只要在下进言说这个镐京是个不祥之地,得有位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如三公三少之人在此被不祥克死,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